受信任的

2025年比特幣創新高,三大關鍵因素與過往不同

5 分鐘前
Nhat Hoang 撰寫
yi-ling chen 更新

摘要

  • 比特幣 2025 年 5 月突破 11.1 萬美元:現貨市場推動,投機降溫
  • ETF 資金流入平平,漲勢非機構與散戶主導
  • 社交參與創新低:零售投資者缺席,長期自然累積推動上漲

比特幣(BTC)再次激勵加密社群,突破 111,000 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這次價格飆升與以往的週期顯著不同。

根據市場指標和鏈上數據,與過去的比特幣高峰相比,有三個顯著的不同之處。這些差異顯示出市場更加成熟,投機性減少。讓我們詳細探討這些差異。

#1. 低資金費率:期貨市場降溫跡象

市場過熱的一個關鍵指標是永續期貨市場的資金費率。這個費率反映了交易者維持多頭或空頭倉位的成本,並揭示整體市場情緒。

根據 CryptoQuant 的數據,當比特幣在 2024 年 3 月和 12 月達到高峰時,資金費率飆升。這表明多頭倉位過多,市場過熱。此類情況通常會導致隨後的價格急劇回調。

比特幣資金費率。來源:CryptoQuant

然而,在 2025 年 5 月,儘管多頭倉位增加,資金費率仍顯著低於先前的高峰期。這表明當前的漲勢較少受到期貨市場過度投機的驅動。

Coin Bureau 的執行長兼聯合創辦人 Nic 表示:「與去年 3 月和 12 月相比,永續合約的資金費率現在要低得多。這意味著最近的漲勢是由現貨市場推動的,過熱程度較低。劇烈回調的可能性不大。」來源

這種穩定性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顯示市場正朝著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2. ETF 流入減弱:買盤壓力來自何方?

在先前的牛市中,尤其是 2024 年 3 月和 12 月,美國的現貨比特幣 ETF 在推動價格上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 Glassnode 的數據,這些 ETF 在這些時期錄得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然而,在 2025 年 5 月的新高峰期間,ETF 的資金流入相對溫和。

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淨流量。來源:Glassnode。
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淨流量。來源:Glassnode

根據 BeInCrypto 的報告,現貨比特幣 ETF 流入 6.0899 億美元,顯示投資者信心連續六天增強。

Glassnode 圖表顯示,儘管比特幣價格近期從 70,000 美元上升至超過 100,000 美元,ETF 流入量仍遠低於以往高峰期。據 Nic 所言,這意味著 ETF 投資者(零售和機構)並非此次漲勢的主要推動力。

Nic 補充:「近期 ETF 流量遠不如以往突破歷史高點時活躍。這意味著 ETF 買家(零售和機構)不是這次漲勢的最大貢獻者。」

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不是 ETF,那麼誰在購買比特幣?

有些人推測,像 MicroStrategy(MSTR)這樣的大型公司或其他基金可能在悄悄累積比特幣。然而,詳細數據仍不明朗。如果機構投資者更積極地重返市場,這將帶來更大的上行空間。

#3. 散戶缺席 社交指標創新低

本輪週期的另一大不同點是缺乏零售投資者的參與。

在以往的牛市中,每次比特幣高峰都伴隨著公眾興趣的激增,這反映在高社交參與指標上。但這次,比特幣相關的社交指標處於歷史低點。

比特幣價格與歷史社交指標。來源:Into The Cryptoverse。
比特幣價格與歷史社交指標。來源:Into The Cryptoverse

具體而言,2025 年 5 月「比特幣」的 Google 搜尋量與過去高峰期相比幾乎沒有增加。這表明零售投資者尚未大規模進入市場。

此外,CryptoQuant 的數據顯示,被歸類為「蝦米」(持有少於 1 比特幣)的錢包地址數量已降至自 2021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這種零售活動的缺乏可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表明當前的漲勢並非由 FOMO(錯失恐懼症)驅動,這通常是泡沫和崩盤的催化劑。相反,長期投資者的有機需求似乎發揮了關鍵作用。

所有這些因素表明市場更加成熟,具有可持續增長的潛力。

比特幣能否如許多分析師預測的那樣達到 120,000 美元?只有時間能夠證明。但目前,這是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循環。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tung-nobi.jpeg
Nhat Hoang 是 BeInCrypto 的記者,主要撰寫有關宏觀經濟事件、加密貨幣市場趨勢、山寨幣和迷因幣的文章。憑藉自 2018 年以來追蹤和觀察市場的經驗,他能夠掌握市場中的故事,並以新投資者容易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他畢業於胡志明市師範大學,擁有日語學士學位。
閱讀完整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