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正在采取多样化的稳定币策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这包括日本的监管优先策略、韩国的快速商标申请,以及中国探索以人民币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以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
《美国天才法案》的颁布加速了稳定币主导地位的竞争。日本是最早引入相关法规的国家,但目前面临实际应用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挑战。
全球稳定币策略发展路径在东京举行的 WebX 会议上,最近举办了一场关于稳定币未来的精彩小组讨论。题为“超越分裂与监管:全球稳定币主导地位的未来”,该会议汇聚了行业内的重要人物,包括 Visa 亚太区数字货币负责人 Nischint Sanghavi、Circle 亚太区副总裁 Yam Ki Chan,以及 Coincheck Group 高级战略顾问 Emily Parker。
Sanghavi 分享了 Visa 长期致力于构建稳定币支付基础设施的见解,这一历时六年的努力已取得成效。公司目前支持四种区块链上的四种数字货币,促进了约 1000 亿美元的交易。
Circle 的 Chan 强调,《天才法案》已将稳定币战略的讨论提升到全球董事会级别的优先事项。他还指出,尽管目前大多数稳定币与美元挂钩,未来的数字货币发行可能会转向与实际贸易流动相一致。
Parker 提供了区域视角,指出韩国对相关商标的快速申请显示出浓厚兴趣。她还强调了中国探索以人民币为基础的数字货币的努力,这是一项旨在平衡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
日本加密监管面临实际障碍日本被广泛认为是首个引入专门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国家。然而,采用速度较慢。在信托银行模式下,储备资产必须存放在日本银行账户中,这些账户几乎不提供利息,导致效率低下。
与此同时,“二类资金转移服务”模式对每笔交易设定了一百万日元(约 6,800 美元)的转账限额。Parker 指出,这些限制,加上高额费用和长时间的处理,给考虑采用稳定币的大型企业带来了障碍。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讨论小组指出了一些明确的应用场景,包括跨境汇款、资产代币化交易和 AI 驱动的自动支付。Sanghavi 设想了一个未来,AI 代理可以无缝预订航班并执行支付,无需人工干预。
小组成员将当前的稳定币创新状态与 1995 年左右互联网的早期阶段进行了比较。Chan 预测,未来几年将出现变革性的应用,这些目前难以想象的新应用将凸显数字支付基础设施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