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不再只是概念验证——它将在 2025 年成为金融基础设施。 在第三季度,传统机构悄然从测试阶段跨越到建设阶段。
一份新报告显示,从 SWIFT 到 Google Cloud 和 Visa,银行、支付网络和云服务提供商现在正在大规模利用区块链技术,重塑全球金融的流动、结算和价值存储方式。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区块链整合转折点Messari 发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加密与传统金融社区报告强调了这一季度成为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融合的决定性时刻。大型企业开始使用区块链来简化运营、降低交易成本并增强市场地位。
例如,摩根大通的Kinexys 网络现在每天处理超过 20 亿美元的交易,自推出以来已清算超过 1.5 万亿美元。在第三季度,区块链继续扩展到碳市场、供应链金融和跨境结算。根据 Messari 的分析师表示,这一举措表明,
“银行意图将区块链基础设施作为机构结算的标准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SWIFT 正在开发一个共享的实时账本,连接超过 30 家全球银行。该网络将与 SWIFT 的传统消息系统并行运行。
除了银行基础设施,专注于稳定币的项目在第三季度也获得了动力。8 月,Circle 推出了 Arc,一个专为稳定币金融而设计的新 Layer-1 区块链。
同样,Stripe 和 Paradigm 推出了 Tempo,一个专为稳定币交易而建的支付优先 Layer-1 区块链。其顾问合作伙伴包括德意志银行、Visa、Shopify、Revolut、OpenAI 和渣打银行。
与此同时,Visa 推出了一个试点项目,允许特定合作伙伴使用稳定币预先为账户注资,以加速跨境支付。计划在 2026 年进行更广泛的发布。
最后,渣打银行的 Anchorpoint 合资企业根据香港的新监管制度申请了稳定币发行牌照。
科技公司加入区块链基础设施竞赛“Anchorpoint 的早期申请使渣打银行成为首批追求直接稳定币发行的跨国银行之一,”Messari 指出。
在第三季度,当银行和支付公司构建交易轨道时,科技巨头则在铺设承载这些轨道的基础设施。8 月,谷歌云推出了通用账本(GCUL)。
这是一种为银行和资本市场设计的中立 Layer-1 区块链。早期合作伙伴芝商所(CME Group)已经在测试 GCUL,以实现更快速的抵押品结算和保证金优化。
“GCUL 利用谷歌多年来的分布式系统研究,提供一个支持多种资产的中立结算网络,内置合规性,并全天候运行,”报告中指出。
此外,上个月 Cloudflare 宣布了 NET Dollar 的计划。与典型的稳定币不同,NET Dollar 旨在用于机器对机器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这些举措突显了上季度区块链采用的规模。
“企业不再只是试验区块链;他们正在构建自己的链。问题不在于机构是否会使用区块链基础设施,而在于他们会走多远以及多快能实现,”Messari 的研究分析师 Youssef 发文表示。
a16z Crypto 的研究证实了这种采用。像花旗集团、万事达卡和 Visa 这样的公司现在正在为客户提供或开发基于区块链的产品。
机构也在增加对数字资产的接触。2025 年安永(EY)机构投资者数字资产调查发现,86% 的机构现在持有或计划持有数字资产,其中 59% 的机构希望配置超过管理资产的 5%。
值得注意的是,更明确的监管正在加速这一转变。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机构和监管机构现在正在协调,将区块链整合到核心金融基础设施中——将曾经的实验转变为全球金融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