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现已成为亚洲金融辩论的核心。立法者和监管机构——而非散户交易者——决定了比特币如何在市场中流动。他们的决策影响着流动性、可信度,以及亚洲是否参与全球国家比特币储备的竞争。
香港目前在市场基础设施中锚定了数字资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提供合规的投资渠道,而《稳定币法案》则为法币挂钩发行者创建了许可制度。两者共同将加密货币从投机边缘转变为金融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香港制定加密监管规则背景信息 – 2024 年 4 月 30 日,香港交易所上市了亚洲首个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通过实物创建减少摩擦。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紧随其后,于 2024 年 6 月 20 日推出。韩国的《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于 2024 年 7 月 19 日生效,要求 80% 的冷存储和保险。2025 年 1 月,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开始监管,将监督转移至金融监管领域。
幕后动态 – 中国对于被没收的比特币没有统一的处理规则。地方政府处理方式不一,引发了对中央协调的呼声,路透社指出。在香港,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准备申请新的许可制度。日本国会在 2024 年 12 月询问比特币是否可以作为储备,政府在官方记录中否决了这一想法。据《天下杂志》报道,台湾一位立法委员提议将 0.1% 的 GDP 分配给国家比特币储备。
更广泛的影响 – 澳大利亚的 ETF 使养老基金能够合法配置。香港的上市吸引了托管人和审计师。韩国强调保护,香港强调获取,印尼则加强监管——不同的政策塑造了资本流向。
最新动态 – 美国未将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并计划将加密货币纳入 401(k) 计划,这可能使储户面临政治和市场风险。中国正在审查以人民币为基础的稳定币,以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香港于 5 月通过了《稳定币法案》,并在香港金融管理局下开始为法币挂钩发行者颁发许可证。
扣押行动引发战略困境大多数国家持有的比特币来自于查封,而非储备。中国的PlusToken案件中查获了约 195,000 枚 $BTC。英国皇家检察署(CPS)宣布在 2024 年创下了查封记录。美国选择保留,而德国则进行了清算。各国政策的差异在国家突然出售时会引发市场波动。

根据CoinGecko的数据,全球各国政府目前持有约 463,741 枚 $BTC,占总供应量的 2.3%。这些储备更多反映了执法行动而非战略决策。它们是否会保持不动、被清算或重新分类仍未确定。
历史视角 – 二十年前,黄金 ETF 打开了机构资金流入的大门。加密货币 ETF 也在走这条路,但面临反洗钱和托管的障碍。比特币有所不同:政府持有的比特币主要来自查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框架将加密货币排除在储备之外,这暂时阻碍了官方的采用。
潜在风险 – 各国政府不协调的出售可能会动摇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可能会导致稳定币的不稳定。过度监管将流动性推向海外。BeInCrypto 报道称,设计不当的美国退休金整合可能会加剧波动。宣布储备而不具备会计合法性可能会导致信誉损失。
政治参与储备辩论各国立法机构越来越多地探讨储备问题。台湾的提案引发了辩论。日本国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但财政部予以否决。根据巴西众议院记录,巴西众议院在 2025 年举行了关于将最多 5% 的储备分配给比特币的听证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已将州级比特币储备编入法典。这些举措表明,推动储备讨论的不仅仅是市场,还有政治因素。
数据解析
- 2.3%:由各国政府控制的比特币份额
- 195,000:在中国PlusToken案件中被查获的比特币数量
- 80%:韩国的冷存储要求
- 2024年4月30日:香港ETF推出
- 2025年5月21日:香港稳定币法案通过
专家观点
“在香港推出现货虚拟资产ETF是港交所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ETP生态系统中的最新激动人心的补充,为投资者提供了接触新资产类别的机会。” — 港交所
“政府欢迎稳定币法案的通过……以在香港为法币挂钩的稳定币发行者建立许可制度。” — 香港金融管理局
“该法案……要求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安全管理和存储客户的存款和虚拟资产。” — 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
中国对被查获的比特币和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的决策将定下基调。香港的许可制度可能会将银行引入发行过程。美国的储备和退休辩论可能会给其他国家带来调整压力。亚洲必须决定是准备迎接变化还是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