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對抗通脹的有效避險工具,因為市場不確定性正在增加。從長遠來看,比特幣也可能被視為科技行業的晴雨表。
渣打銀行數位資產研究主管和 WeFi 的成長主管都與 BeInCrypto 分享了關於此主題的獨家評論。
比特幣:抗通脹利器還是「美股七巨頭」候選人?
自加密貨幣領域的早期以來,投資者一直將其用作對抗通脹的避險工具。然而,直到最近機構投資者才開始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它。根據渣打銀行數位資產研究主管 Geoff Kendrick 的說法,比特幣作為通脹避險工具的趨勢正在增加。
然而,這種觀點可能在某些方面過於狹隘。自從比特幣 ETF 首次獲批以來,比特幣與傳統金融的整合程度不斷提高。Kendrick 指出,短期內它與納斯達克的相關性很高。他表示,比特幣可能不僅僅是通脹避險工具,而是充當一種替代科技股:
Kendrick 在與 BeInCrypto 的獨家訪談中表示:「比特幣可能更應被視為科技股,而非傳統金融問題的避險工具。如果我們創建一個假設指數,將比特幣加入「美股七巨頭」,並移除特斯拉,我們發現我們加入比特幣的指數 Mag 7B 比原美股七雄指數「Mag 7」 擁有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波動性。」
這種比較特別恰當,原因有幾個。特斯拉的股價與比特幣密切相關,但也因政治爭議而下跌。如果比特幣取代特斯拉在卓越 7 中的位置,可能會是一個受歡迎的補充。當然,目前還沒有機制能將比特幣視為類似的產品,但這可能會改變。
然而,比特幣作為通脹避險工具的角色可能更具即時性。隨著特朗普解放日的臨近,加密市場對美國新關稅的擔憂日益加劇。WeFi 的成長主管 Agne Linge 在獨家訪談中表示,這些擔憂影響了所有風險資產,包括比特幣。
林格表示:「加密市場正密切關注投資者情緒,尤其是在特朗普的關稅公告前夕,對潛在經濟影響的擔憂日益增加。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的相關性增強,使其更容易受到影響股市的避險情緒的影響。」
她進一步指出,美國經濟不確定性達到歷史新高,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4月的疫情。在這種情況下,最近的通脹指標顯示預期利率高於預期。
在這樣的環境中,加密市場必然會受到衝擊,但傳統金融和美元也面臨巨大風險。這一切都表明,比特幣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成為穩固的通脹對沖工具。即使其價格大幅下跌,它仍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反彈能力。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