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宏觀經濟震盪使比特幣(BTC)成為焦點,為其作為對抗傳統金融(TradFi)不穩定的避險工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從 2024 年到 2025 年,宏觀經濟因素對比特幣的影響有所增加,而在 2023 年時這種影響曾一度減弱。
比特幣受益於中國降息與美國信評下調
週二,中國人民銀行(PBOC)七個月來首次下調基準貸款利率。具體而言,將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 3.10% 下調至 3.00%,五年期 LPR 從 3.60% 下調至 3.50%。
此舉為全球市場注入新流動性,旨在刺激因國內需求疲弱而陷入低迷的經濟,並支持不穩定的房地產行業,這一切都發生在近期與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之中。
「中國人民銀行降息…以支持經濟應對增長放緩和美國貿易壓力。基本上,這通過提供更便宜的流動性和促進風險偏好情緒,為風險資產注入額外動力。」鏈上和宏觀研究員 Axel Adler Jr. 指出。
儘管中國的寬鬆措施旨在促進本地借貸和消費,但也可能波及全球資產市場,包括加密貨幣。
比特幣通常被視為高貝塔資產,通常受益於此類流動性順風。尤其是在法幣走弱或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
同時,美國面臨自身的信譽危機。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原因是持續的財政赤字、利息支出激增,以及到 2035 年預計聯邦債務負擔將達到 GDP 的 134%。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三次重大降級,繼 2023 年惠譽和 2011 年標普的類似舉措之後。數據完整性分析師 Nick Drendel 強調了此前降級後市場反應波動的模式。
「[2023 年惠譽降級] 導致納斯達克經歷了 74 個交易日的 (-10.6%) 調整,然後才收於降級前的收盤價之上。」Drendel 指出。
此次降級反映了在巨額債務、政治僵局和違約風險上升的背景下的擔憂。
穆迪降級與美國財政困境提升比特幣避險吸引力
鏈上分析師 Adler 指出,市場反應迅速。美元指數(DXY)下跌至 100.85,而黃金上漲 0.4%,顯示出典型的避險趨勢。

比特幣,常被稱為數位黃金,作為非主權價值儲存的興趣再度上升。
Adler 指出:「儘管目前市場情緒偏向『避險』,但由於『數位黃金』的敘述以及美元走弱的支持效應,比特幣在當前環境中可能處於相對較強的位置。」
橋水聯合創始人 Ray Dalio 批評信用評級低估了更廣泛的貨幣風險。
Dalio 警告:「……他們只評估政府不支付債務的風險。他們沒有考慮到更大的風險,即負債國家可能會印鈔來償還債務,從而使債券持有人因所獲得的貨幣價值下降而遭受損失(而非因獲得的貨幣數量減少而遭受損失)。」
在此背景下,Dalio 得出結論,美國政府債務的風險比評級機構所傳達的更大。
經濟學家 Peter Schiff 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認為在評估主權債務時,通脹風險應該是首要考量。他認為,當外國投資者持有大量債務且缺乏政治影響力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他指出:「……當一個國家欠下大量外債,而這些債權人無法投票時,應考慮到外債違約的可能性。」
在中國注入流動性和美國財政出現裂痕的雙重宏觀變化下,比特幣獲得了獨特的順風。歷史上,比特幣在類似條件下表現出色——通脹恐懼上升、法幣信譽減弱以及全球資本尋求穩健替代品。
儘管市場仍然波動,但中國寬鬆政策與對美國財政紀律的重新質疑可能會推動機構和散戶投資者轉向比特幣等去中心化資產。
如果美元持續失去吸引力,且各國央行採取更寬鬆的政策,比特幣作為政治中立、非通脹資產的價值主張將愈加難以忽視。

BeInCrypto 數據顯示,截至撰寫本文時,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為 105,156 美元。這代表過去 24 小時內小幅上漲了 2.11%。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