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比特币价格模型在2025年仍可靠吗

sameAuthor avatar

作者及编辑
Kamina Bashir

26日 十月 2025年 23:00 PST
值得信赖
  • 比特币存量流量模型预测2026年达22.2万美元 但分析师警告或不再准确
  • 分析师称比特币需求超越减半影响
  • BAERM 与幂律模型预测比特币稳步增长路径

比特币($BTC)的库存流量(S2F)模型正发出其最乐观的预测之一,预计$BTC将达到 222,000 美元。然而,Bitwise 的一位分析师警告称,比特币日益成熟的市场可能已经超越了这些预测框架。

随着比特币在全球金融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价格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曾经是长期估值基石的S2F模型,如今正面临市场力量变化对其核心假设的挑战。

比特币是否超越存量流量模型

作为背景,库存流量模型通过稀缺性来衡量比特币的价值。它将现有供应量(库存)与每年的新增供应量(流量)进行比较。比率越高,比特币就越稀缺,理论上也就越有价值。

PlanB 于 2019 年创建了该模型。它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与减半事件联系起来,这些事件每四年减少新币的发行量。库存流量模型预测比特币可能在2026 年达到 222,000 美元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该模型预测10 年后每枚比特币的价值将达到惊人的 1,090 万美元,年化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58.3%。

然而,投资公司 Bitwise 的欧洲研究主管安德烈·德拉戈施(André Dragosch)建议投资者在使用 S2F 模型时应保持谨慎,因为该模型可能不再完全反映当今比特币市场的现实。

“S2F 模型无疑是更为乐观的框架之一,但使用时需谨慎。其统计问题和对需求侧驱动因素的忽视限制了其可靠性,”德拉戈施写道。

库存流量模型的比特币价格预测
库存流量模型的比特币价格预测。来源:安德烈·德拉戈施在 X 上

这位分析师强调了 Kripfganz 对该模型的批评。2020 年,这位经济学家指出,由于比特币的减半事件每四年将 S2F 比率翻倍,使得该变量依赖于时间而非随机性,因此该模型“错误设定”。

“从理论上讲,比特币一直未能达到 S2F 模型所暗示的价格。残差显示出负漂移且非平稳,表明存在遗漏变量和统计缺陷,”Dragosch 补充道。

此外,这位分析师强调,自 PlanB 的早期分析以来,比特币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今,机构需求(通过比特币 ETP 和国库持有)超过了最近一次减半带来的年化供应减少量的 7 倍以上,”他指出。

BAERM 与幂律引发关注

除了 S2F 模型外,Dragosch 还比较了另外两种广泛引用的比特币估值模型,指出这些模型虽然更为谨慎,但仍然看涨。

减半供应冲击模型,也被称为“比特币自相关汇率模型”(BAERM),通过使用过去的价格数据来衡量每次比特币减半如何影响价格。它还考虑了供应冲击影响的下降。

BAERM 模型目前估计比特币的“公允价值”为 159,000 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底将达到 173,000 美元,并在十年内达到 759 万美元。自第二次减半以来,该模型的预测拟合度一直很强,R² 约为 88%。

尽管 BAERM 模型具有优势,但 Dragosch 认为它可能“有些过时”,因为它未能充分考虑机构购买的影响或不断变化的采用趋势。

“它也没有考虑到通过 S 曲线类型的采用模式重新加速的回报。然而,如果你仍然相信减半的重要性——这个模型适合你,”这位分析师评论道

最后,幂律模型将比特币的价格与基于时间的公式联系起来。虽然在对数回归中显示出惊人的 99% R²,但它显得相对保守。

其 10 年比特币价格预测为 203 万美元,远低于 S2F 或 BAERM,基于比特币随着时间推移回报率将继续下降的观点。然而,市场结构的持续变化意味着即使是谨慎的预测也可能需要反映新的、需求驱动的增长可能性。

“技术采用曲线往往遵循 S 曲线的需求模式,在从‘早期采用者’向‘早期大众’过渡期间需求重新加速。这对幂律的收益递减假设构成了严峻挑战。此外,自 2024 年 1 月以来,随着 ETF 和机构买家的崛起,市场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减半后的表现模式可能不再适用,”Dragosch 表示

因此,尽管像库存流量模型(Stock-to-Flow)、BAERM 和幂律等经典模型仍然为比特币的长期走势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但它们在捕捉当今需求驱动的市场方面越来越显得不足。下一个市场周期可能会揭示这些框架是会演变,还是会让位于新的范式。

文章免责声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請注意,我們的《服務條款與細則》、《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