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金融服務公司 Swan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大多數替代加密貨幣(altcoins)相較於比特幣(BTC)會迅速且系統性地貶值。
研究結果強調了比特幣在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作為資本保值更穩定資產的角色。
比特幣 vs. 山寨幣:哪個更好?
Swan 在 X(前稱 Twitter)上分享了其詳細見解。
「替代幣不僅僅是表現不如比特幣。它們相對於比特幣崩潰,」該貼文指出。
該分析檢視了前 300 名替代幣在五年內的表現,重點在於這些資產在達到歷史高點(ATH)後,相對於比特幣貶值 90% 所需的時間。
「中位數替代幣在僅 10 至 20 個月內達到 -90% 的跌幅,」Swan 揭示。
此外,根據 Swan 的數據,Terra(LUNA1)、Ontology Gas(ONG) 和 Bitgert(BRISE) 是最快崩潰的,僅在兩個月內就達到 90% 的跌幅。規模較大且更成熟的替代幣也未能倖免於此趨勢。
例如,Cardano(ADA) 和 XRP(XRP) 花了 36 個月才從歷史高點貶值 90%。同時,Litecoin(LTC) 經歷了逐漸的下跌,耗時 69 個月。Monero(XMR) 則是最慢的,花了六年才達到 -90% 的跌幅。

Swan 的分析涵蓋了 45 種尚未經歷 90% 跌幅的山寨幣。雖然它們尚未「崩潰」,但數據顯示它們只是延遲了不可避免的損失。
這些山寨幣的平均跌幅為其峰值的 76%。即使是表現最好的山寨幣,相較於比特幣仍下跌 43%。
Swan 補充:「比特幣仍然是資本保值的基準。這些資產無法對沖比特幣——它們在比特幣面前不斷流失。」
研究結果指出山寨幣市場存在系統性問題。數據顯示,山寨幣常被宣傳為比特幣的替代品,但與這一領先的加密貨幣相比,未能提供持續的價值。
Swan 也強調,山寨幣長期表現優異的情況極為罕見。此外,該公司認為倖存者偏差——即專注於成功項目的傾向——掩蓋了整個市場的普遍衰退。
Swan 高管 John Haar 表示:「以這樣的表現來看,山寨幣仍然存在令人驚訝。然而,人類熱愛賭博。」
山寨幣季節為何可能不再回歸?
山寨幣市場的飽和程度不斷增加,加劇了這些擔憂。根據 CoinMarketCap(CMC)數據,僅在過去一個月內就創建了超過 180 萬個代幣。
然而,絕大多數這些代幣未能實現價值。BeInCrypto 最近報導,2025 年在幣安上市的代幣中有 89% 處於虧損狀態。因此,新山寨幣的價值更多是由短期交易和炒作驅動,而非持久的基本面。
此外,代幣數量的激增分散了市場流動性。這些因素甚至延遲了期待已久的「山寨幣季」。然而,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傳統的山寨幣季可能永遠不會回歸。
這一變化主要歸因於比特幣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這得益於機構採用和監管關注的增加。儘管比特幣穩固其作為主導數位資產的地位,但其他加密貨幣卻難以在比特幣持續上升的情況下保持相關性和投資者的興趣。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