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管理局引入新法規,要求銀行標記風險交易,包括涉及加密貨幣的交易。
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上週發布通知,指出銀行必須監控並報告「風險外匯交易行為」。
中國要求銀行報告高風險加密交易
根據最新的報告,這些法規將使中國投資者更難交易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銀行必須報告外匯活動,包括地下銀行、跨境賭博和涉及加密貨幣的非法金融交易。
報告還指出,這些規則將適用於所有中國銀行。銀行將根據涉及個人和機構的身份、資金來源和交易頻率來追蹤交易。
此舉反映了中國對商業加密活動的嚴格監管態度。加密貨幣被視為對國家金融穩定的威脅。
根據《南華早報》,上海志恒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劉正堯在微信上對新法規發表評論。
「新規則將為懲罰加密貨幣交易提供另一個法律依據。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大陸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態度將繼續收緊。」劉表示。
劉還指出,使用人民幣購買加密貨幣,然後將其兌換為外國法定貨幣的做法,現在可能被視為「涉及加密貨幣的跨境金融活動」,特別是當交易金額超過法定限額時。
中國反加密立場
自 2017 年以來,中國限制加密貨幣交易,並禁止銀行和支付系統處理數字資產。2021 年 5 月,中國人民銀行(PBOC)宣布所有涉及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交易為非法。
儘管持有反加密立場,中國擁有超過 19 萬枚比特幣。這使其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比特幣政府持有者。中國通過與非法交易活動相關的沒收獲得這些資產。

有趣的是,Tron 區塊鏈的創辦人孫宇晨在 2024 年 7 月呼籲中國採取更具前瞻性的加密貨幣政策。
孫宇晨表示:「中國應在這方面取得更大進展。中美在比特幣政策上的競爭將有利於整個行業。」
最近,一家中國法院裁定加密資產具有「財產屬性」,中國法律並未完全禁止它們。然而,這些保護僅適用於作為商品的加密資產,而非作為貨幣或商業工具。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