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中国“并购之王”的华兴资本,正在围绕数字资产重塑其未来。这家精品投行批准了在 2025 年向 Web3 领域投入 2 亿美元的计划。
其中包括通过与 YZi Labs(前身为币安实验室)的战略合作,投资 1 亿美元于 BNB Chain 的原生代币 $BNB。
并购转型数字资产行业
这一决定标志着该公司的一次转折点。华兴资本曾因促成中国标志性互联网合并而声名鹊起,从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到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该公司在高速增长的时代中蓬勃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热潮的消退,反垄断审查的加剧以及咨询费用的减少,华兴资本面临着重塑其商业模式的压力。如今,该公司将自己定位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世界之间的桥梁。
转向 Web3 的战略源于 2023 年创始人包凡失踪后的领导层变动。他的妻子徐艳青接任董事长,并推出了“华兴 2.0”战略。该计划将硬科技、数字金融和 Web3 置于增长的核心。
今年 6 月,董事会批准了一项 1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投资预算,以配合香港的稳定币立法和更新的数字资产政策。到 8 月,华兴资本通过与 YZi Labs 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投资额翻倍,收购 1 亿美元的 $BNB。
市场观察者迅速将其与以企业比特币持有而闻名的 MicroStrategy 相提并论。媒体称华兴资本为香港的“BNB MicroStrategy”。计划中的举措包括与华兴和华夏基金(香港)合作,构建以 $BNB 为基础的产品,并设立一个现实资产(RWA)基金,以扩大 $BNB 在香港上市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在 8 月的 BNB Chain 五周年活动上,徐艳青强调了机构兴趣的上升:
“我们不再被问及数字资产为何重要。机构现在想知道如何正确配置像 $BNB 这样的核心资产。”
她补充说,华兴资本旨在通过其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财富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Web2 和 Web3 之间的桥梁”。
这一战略举措得到了 YZi Labs 的支持,该公司在 $BNB 于香港 OSL 交易所上市后,在 X 上发布了官方声明:
“$BNB 的采用继续扩大。在 @Official_CRSHK 的领导下,$BNB 在 @OSL_HK 的上市标志着自华兴资本与 YZi Labs 战略合作以来的第一个里程碑。$BNB 现已进入香港受监管金融市场的核心——这表明其作为实用代币和机构级资产的角色日益重要。”

根据 Blockworks Research 9 月 3 日的数据,$BTC 和 $ETH 在库藏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合计价值超过 55 亿美元。而 $BNB 的 660 万美元份额则显示出其面临的挑战。
香港及其他地区面临挑战
香港正试图重塑为数字资产中心,银行的时机反映了这一更广泛的转变。然而,业内人士警告称,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库藏策略仍持怀疑态度。根据财新网的报道,香港当局对上市公司使用资产负债表持有代币的行为表现出“低认可度”。市场参与者可能需要进行广泛的游说。
监管环境增加了另一层复杂性。据 BeInCrypto 报道,香港已为稳定币发行商推出了许可框架,并启动了代币化计划。中国大陆则继续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离岸人民币的稀缺限制了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使得该地区的美元和港元挂钩的代币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差异凸显了华兴资本在香港的战略为何重要:它在一个逐步走向谨慎合法化的司法管辖区提供了对数字资产的接触,与北京的限制形成对比。
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正在对中国发行人收紧规则。路透社报道,纳斯达克计划对交易稀薄的中国股票实施更高的流通股要求和更快的退市措施。这为像华兴资本这样跨越数字和传统金融的公司增加了另一道障碍。
这一转变也带来了运营风险。与其传统的咨询角色不同,Web3 投资意味着要应对波动的周期、快速变化的叙事和声誉威胁。协议被黑客攻击或项目失败可能在 48 小时内抹去估值。像新加坡淡马锡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因接触崩溃的平台如 FTX 而遭受声誉损失。
该公司的故事现在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实验。华兴资本通过将中国互联网先锋与资本对接,建立了 20 年的声誉。2025 年,去中心化金融中预计会有类似的角色。它能否成为 Web3 的首选银行,还是会被淘汰,取决于它在一个去中介化成为常态的世界中适应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