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密貨幣從邊緣好奇轉變為合法資產類別,傳統金融機構不再袖手旁觀。在一次坦誠的對話中,Crypto Finance 的銷售主管 Alessandro Fuser 解釋了監管,特別是在歐洲,如何終於趕上創新。
Fuser 分析了機構如何從猶豫轉向行動,信任在這一轉變中的角色,以及為何「小步開始但立即行動」的策略是成功的關鍵。從最近駭客事件的影響到更深層流動性訪問的承諾,以及與 Clearstream 的里程碑式合作,這次對話描繪了加密基礎設施在主流金融中的演變角色。
Fuser 談加密金融: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最終,Crypto Finance 提供市場基礎設施,使對加密服務感興趣的銀行能夠以合規和安全的方式推出交易、託管和交易後結算服務。作為銷售主管,我的角色是幫助他們以最安全的方式完成這段旅程。不同團隊最終會有各種問題,並最終創造出傳統金融領域需要的熟悉度,以接受像加密貨幣這樣的新資產類別。
信任很重要。通常,當沒有答案時,很難找到信任。答案,尤其是在 2025 年,顯然已經存在。監管市場現在才在歐盟等地趕上。因此,我們所做的很多事情,特別是作為在瑞士工作並與活躍於該領域的瑞士銀行合作的人,是為其他進入者提供可見性,讓他們了解與自己相比的公司是如何做事的。分階段的方法,從保守的方式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服務的複雜性和精緻度,這樣他們就不會有任何聲譽風險。他們可以利用加密貨幣作為資產類別的機會,並為客戶提供符合他們期望的高質量服務。
2025 年態度與法規變遷
我認為最大的不同在於,儘管大家都知道歐洲的監管即將到來,但現在監管已經到位。在此背景下,許多不同的銀行正在正式化項目,這些項目在此之前並未進行,只有通過經驗,他們才能有效地知道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
現在許多這些項目正式化的速度顯然更快,主要是因為選舉的影響,並且在某種程度上,由於美國現在對加密貨幣作為資產類別更加開放而增加的競爭力。因此,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當時我曾談到市場的某種程度的碎片化,涉及到託管和流動性。
我認為有許多舉措最終使得市場環境更加高效。其中一些舉措發生在加密原生層面。我想到場外服務,這些服務減少了託管方面的對手和風險,並允許您接觸市場。但這在託管方面也是如此,例如 Clearstream 這樣的公司,作為傳統的 ICSD 提供新資產類別,而不需要重新發明輪子,僅僅是允許他們連接的銀行利用連接性並解鎖資產類別。
加密靈活性對比傳統金融謹慎:尋求共同點我喜歡這種對比。我不認為這兩種方法是互相排斥的。你可以擁有一個安全合規的設置,而不必過於無聊或過於保守,以至於失去機會。在這種保護環境中,進行實驗和「打破常規」是有意義的。現在,Crypto Finance 作為一個受監管的實體,顯然有更多的限制。儘管如此,我們仍然通過與市場上各類玩家合作來保持創新,以強化我們的服務,確保我們的服務在未來不會被淘汰,同時不損害我們的聲譽和現狀。
不過,我想提到一件事:我們的經驗主要圍繞受監管的客戶群,我們總是建議「從小開始,簡單開始,但一定要開始」。我認為這是過去所缺乏的。對某些事情的不確定性,甚至是推出新產品的複雜性,常常阻礙了監管中介進入這個領域,這導致了消費者保護更加困難,因為服務提供者來自完全不同的角度。
所以,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是推動簡單的、密切觀察的交易和託管,讓銀行和產品發行者開始積累經驗,例如在產品發行者方面,從單一代幣的 ETP 開始。這可能不是最具革命性的事情,但它讓你了解資金流動,然後增加複雜性,逐步增加質押,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進行借貸。
適應傳統金融的節奏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在受監管的傳統金融領域,決策速度仍然很慢。同時,我看到加密領域的項目被正式化和執行的速度明顯快於過去的其他資產類別。原因有兩個:我認為市場已經充分驗證了加密資產類別。零售經紀商、新興銀行、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競爭顯然對一些傳統玩家,尤其是零售銀行構成了威脅。
過去幾年來一直有資金外流,對某些人來說造成了傷害,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外流發生的速度引起了各方的警覺。因此,銀行正在採取行動;他們確保擁有足夠的知識和人才,並開始行動。
新興銀行 vs 傳統銀行:託管模式的轉變我認為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顛覆。此外,基礎服務的包裝方式有所不同,但實質上並沒有太大區別。我還想說,一些所謂的「更具吸引力」的新興銀行,例如提供現金賬戶和投資產品的金融機構,往往擅長展示特定方面而不展示其他方面。普遍認為傳統銀行更昂貴。
當然,廣泛來說,這可能是事實,考慮到他們需要支持的基礎設施,但今天,即使是加密貨幣交易所也在購買加密資產、儲存這些資產、出售它們,尤其是外匯之間循環;它仍然產生顯著的費用。客戶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仍然是一個異國市場。它尚未商品化,因此收取的費用可能高於已存在數十年的證券是正常的。然而,這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我認為傳統金融也在關注。
大型交易所被駭後的安全管理策略
這總是引起關注。這次駭客事件顯然非常不幸。雖然不對此事發表具體評論,但我認為其處理方式顯示出成熟度,相較於過去的其他醜聞,例如 Terra Luna 的脫鉤事件或 FTX 醜聞。我認為市場現在的反應不再那麼負面。當然,擁有潛在數兆資產的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必須在解鎖資產類別的過程中,保持相同的風險標準、合規標準和技術安全標準。
在某些方面這是一個積極的現象,因為它引發了正確的問題,我不認為市場存在「信任問題」,因為在 2025 年的今天——我可以說這在去年已經成立——有機構級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在現實中已經達到最安全的程度。
具體來說,我們在 Crypto Finance 所做的,是確保——我們是一個受監管的實體,因此我們有標準要維持——我們總是創新,但最終不會偏離核心,即安全性。加密貨幣引入了複雜性,交易的最終性顯然與傳統資本市場非常不同。私鑰管理對許多人來說是新的,我們只是確保我們能夠保持這一點的複雜性,而不過度設計。我們堅持使用經過實戰考驗的技術,這也是市場的普遍趨勢。
Bybit 如何與 FTX 區分開來同樣令人著迷的是,Bybit 的事件與過去發生的事情非常不同。社群給予了更多的支持。顯然,技術上出現了問題。最初發生攻擊是不幸的,但我認為整個市場展示了「我們都在一起」的概念。現在,也要記住一點: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起點與其他服務提供商不同,後者本質上是為金融機構量身定制的。
交易所起步較早,主要是面向零售類型的客戶,隨著多年來的成功,它們不得不投資並變得更加複雜、更安全、更有牌照等等,但我認為要達到足以讓一些大型傳統金融機構滿意的安全水平仍需時間。也可能它們永遠無法達到這一點,但這就是為什麼像 Crypto Finance 和一些競爭對手的公司存在的原因;作為市場與客戶之間的受監管對手方。
未來合作夥伴計劃曝光
像我們這樣的公司,以及其他受監管的經紀商——其中一些已經擁有MiCA 執照,包括我們自己——多年來一直與市場保持著關係。這通常是因為代幣的可用性,我們需要確保能從不同來源獲得流動性,這也是為了確保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過程的需要。
這並不算是什麼新鮮事,我認為像我們這樣的經紀商將繼續以不直接暴露客戶於市場的方式來增強與市場的關係。因為這樣價值鏈會變得相對薄弱。 不過,我看到的是相反方向的快速增長,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和其他零售本地平台變得越來越成熟。
隨著現有的分銷渠道在當今市場中更深入地參與資產類別,它們已經與終端客戶建立了關係。因此,除了一些早期的主流用戶和極端主義者外,終端客戶不太可能放棄這些渠道。市場有動機將流量引導至這些新的分銷角色,如銀行,並將其用作聚合器。
突然之間,客戶——終端客戶,私人客戶——與交易所之間的直接關係轉向銀行。這使得交易所能夠繼續接收流量,同時也讓最終消費者獲得更大的保護,因為銀行的性質不會成為中間環節。
Q2 展望:未來趨勢與機遇是的,第二季度會有令人興奮的公告。但如果我不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 Clearstream 和 Crypto Finance 之間的合作,我就沒有做好我的工作。如您所知,我們都隸屬於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我相信這是首次在大規模上看到國際中央證券存管機構和全球託管機構有效地為所有客戶解鎖訪問權限,且無需任何項目成本,Crypto Finance 只是作為額外的自我託管鏈接。
這是我所關心的範疇。我預期市場會對美國即將出台的新穩定幣法規做出積極反應。我認為今年所有的目光都將集中在美國。如果首批銀行進入市場,更多產品獲得批准,歐洲將不得不加快步伐。歐洲已經做得很好,但我認為他們需要更進一步,我期待市場上更多的競爭力。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