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加密项目纷纷推出代币,通常以治理或网络安全的名义。通过这种模式,代币持有者有权对提案进行投票,并在去中心化的精神下引导项目的未来发展。
然而,这些代币往往对项目的价值并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在 2025 年,这种发行加密货币的方式可能已经过时。近期的市场活动表明,代币需要某种实用性以及回购/销毁策略来创造价值。
去中心化理念的缺陷分析大量区块链项目推出了代币——即便拥有加密货币并不是其核心关注点。
这背后当然有一些商业原因。其中包括代币在首次上线交易所时可能会有显著的升值空间。
许多项目推出代币是为了增强去中心化,或是为了让其社区有发言权——这些都是为了增加分配和参与的高尚努力。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社区陷入困境。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自 Across 协议。该项目的一个关联实体 Risk Labs 被指控操控其 DAO 治理,挪用 2300 万美元的代币用于未来运营。
Risk Labs 的 CEO Hart Lambur 在一篇标题鲜明的 Twitter/X 文章中否认了任何操控指控,称这些指控是竞争对手出于动机的行为。
无论在这起事件中谁对谁错,这都突显了 DAO 模型可能已经过时的事实。
BNB 是先锋吗尽管存在许多争议,币安的 BNB作为一个实用性模型脱颖而出。
BNB 最初被称为币安币,于 2017 年以太坊 ICO 热潮期间推出,最初是一个以太坊 ERC-20 代币。
2019 年,BNB 迁移至币安智能链平台。
在推出之初,BNB 的开发者就考虑到了实用性。这也是为什么它的表现与大多数加密货币不同——在 2017 年推出时是一个异类。
从交易所用户在币安上获得 25% 的交易费折扣,到将小额不可交易的加密货币转换为 BNB,代币在其自身生态系统中具有实际用途。
币安(Binance)根据交易所的交易量来销毁 BNB。根据 BNBBurn.info 的数据,原本流通的 2.02 亿枚 BNB 中已有超过 6,200 万枚被销毁,这使得其总供应量减少了 31%。
BNB 的实用性和销毁机制可能帮助其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在 9 月份达到了 1,000 美元。
HYPE 和 PUMP 模仿 BNB 模式其他一些加密项目显然也在借鉴 BNB 的成功经验。
Hyperliquid,这个建立在其自身区块链和兼容 EVM 的智能合约系统 HyperEVM 上的永续和现货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在销毁其代币。
HYPE 加密货币是支付平台费用的唯一方式,并会被自动销毁。
尽管 Hyperliquid 面临着币安支持的 Aster DEX 等竞争对手的挑战,其代币自推出以来仍然表现良好,增值超过 500%。
迷因币启动平台 Pump.fun 在夏季进行了一次 ICO,筹集了 5 亿美元,这是另一个回购对项目有利的例子。
Pump.fun 在加密货币领域成为了一大盈利机器,随着交易者在平台上对各种迷因币的追捧,已产生超过 8 亿美元的费用收入。
此外,Pump 还回购其代币。自 7 月推出以来,已购买了超过 1.14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由于首次代币发行(ICO)带来的抛售压力,PUMP 代币价格可能维持在与其发行时相似的水平。
然而,该代币自 7 月以来才在交易所上市。当前下结论关于 PUMP 的表现可能还为时过早。
未来代币发展趋势代币需要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实际用途,而通过回购/销毁的方式减少供应总体上可以降低抛售压力。
像 $BNB、HYPE 和 PUMP 这样的项目是项目和投资者未来需要关注的明确用例。
华尔街对加密市场的兴趣正在上升。代币的表现是衡量许多区块链项目价值的真实标准,就像传统金融中的股票价格一样。
随着像 MetaMask、Base 等新代币进入市场,其社区应倡导实用性和回购/销毁模式,以确保可持续性和长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