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共同創辦人及前 CEO 趙長鵬(CZ)回應了關於他與迷因幣關聯的猜測。他強調自己從未購買過任何迷因幣。
這一澄清是針對最近圍繞 TST 代幣的事件。該代幣在 BNB 團隊已刪除的教程中被用作範例,展示如何通過 Four.Meme 平台發行迷因幣。
CZ回應TST事件傳聞據 BeInCrypto 早前報導,趙長鵬澄清他與 TST 的激增無關。在最新的 X 帖子中,他再次談及此事,引發進一步討論。
在聲明中,CZ 強調他的重點仍然是構建,並優先考慮基本面而非市場炒作。
帖子中寫道:「我至今未購買過任何迷因幣。」
儘管如此,CZ 澄清這並不意味著他反對迷因幣。他將自己對迷因幣的立場比作其他資產,如跑車、藝術品和非同質化代幣(NFTs),他並未積極投資,但也不反對。
CZ 也與幣安的上市決策保持距離。他解釋說,交易所競相上架交易量高的熱門資產,這常導致代幣快速上市。
同時,這位前 CEO 承認幣安的上市流程存在不足。
他寫道:「我認為幣安的上市流程有點問題。」
他解釋說,幣安宣布上市後僅 4 小時就會上線。雖然需要公告期,但這短時間常導致代幣價格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上飆升,然後交易者在中心化交易所(CEXs)上賣出獲利。雖然此問題的解決方案尚不確定,但他提醒交易者注意。
關於為何投資者傾向於迷因幣而非實用代幣,CZ 推測了幾個因素。他指出,監管挑戰使實用代幣成為訴訟目標,這反而推動了一些項目轉向迷因資產。
此外,他指出,投機者偏好價格波動大的資產,因為穩定價值資產的交易活動和流動性較少。他也承認迷因幣的文化意義,認識到其忠實社群和娛樂價值。
這不是趙第一次談論迷因幣。此前,他曾警告過度炒作,表示:「迷因幣現在有點奇怪。」
儘管如此,幣安最新的市場報告強調了迷因幣的快速崛起。報告顯示,已有超過 3700 萬個代幣被推出。最後,預測顯示這一數字可能在年底前超過 1 億。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