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以太坊 ICO 老地址在沉寂近 8 年后向 Kraken 转入价值 600 万美元的 $ETH,账面回报高达 12,971 倍。同时,与 Fundstrat 相关的 Bitmine 再加仓 1.13 亿美元 $ETH,使其总持仓突破 130 亿美元。
上述动向凸显大型以太坊持币者之间的明显分化。有的巨鲸在做空,有的则以极高精准度抄底,反映出截然对立的市场情绪。
以太坊ICO地址沉睡八年后转账一只参与 2014 年以太坊 ICO 的老钱包在沉寂近 8 年后重新活跃,向Kraken 交易所转入 1,500 枚 $ETH(约合 600 万美元)。
该钱包最初在创世分发时获配 20,000 枚 $ETH,成本仅 6,200 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其剩余持仓价值约 8,042 万美元,回报达 12,971 倍。
以太坊的 ICO 于 2014 年 7 月进行。早期投资者每 1 枚 $BTC 可兑换 2,000 枚 $ETH,单价约 0.30 美元。预售期间共售出逾 6,000 万枚 $ETH,融资超过 1,800 万美元。创世区块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上线,以太坊主网由此启动。
这类早期 ICO 参与者在长时间未动后大额转移筹码的情况并不多见,往往意味着持有多年后的获利了结。该钱包仍持有 18,500 枚 $ETH,显示地址主人依旧保持长期看法。
目前 $ETH 报约 4,001 美元,总市值约 4,820 亿美元,24 小时成交额约 355 亿美元。
另一方面,与 Fundstrat 及 Tom Lee 相关的 Bitmine 新购入 27,316 枚 $ETH,价值 1.13 亿美元。此次增持使其总仓位升至 334 万枚 $ETH,按市价约合 133 亿美元,再度体现出大规模吸筹。
Tom Lee 于 2024 年创立 Fundstrat,并在 2025 年 6 月出任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董事长。短短数月内,Bitmine 的以太坊与现金持仓已增至 130 亿美元,成为持有以太坊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金库。
Pantera Capital 的研究指出,Bitmine 的策略显示机构资金正加速上链,而以太坊($ETH)是首选目标。
Lee 将当下的以太坊类比为 2017 年的比特币($BTC),称其生态正进入机构快速采用的阶段。
Bitmine 的做法是在持续大举增持 $ETH,持仓规模现已接近以太坊总供给的 1%。其稳定的买入行为,体现出对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区块链基础设施中角色的长期、坚定信念。
随着机构参与度提升,类似 Bitmine 的主体正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这反映出企业财资策略正更广泛地转向区块链资产,类似此前围绕 $BTC 的趋势。
加密巨鲸分化做空与精准抄底尽管有部分巨鲸在逢低吸纳,也有人选择相反方向。一位交易者以极高精度把握 $ETH 底部,先后两次在绝对低点买入,并合计获利约 2,900 万美元,收益达 150%。该交易者分别在市场低点买入 8,240 枚 $ETH 和 6,000 枚 $ETH,随后在高位卖出。
相反,另有一位巨鲸则在积极做空 $ETH,即便机构买盘增强,仍押注其价格下行。
这种分歧凸显了市场对 $ETH 短期走势的高度不确定与对立预期。
以太坊市场目前信号分化明显。部分大额钱包在底部进场,另一些则选择建立空头头寸。
这种分裂反映出围绕 $ETH 价值的持续争论,受到宏观因素与对去中心化资产情绪变化的共同影响。
机构持续累积与巨鲸做空之间的差距表明,以太坊正处于关键时刻。主要市场参与者已为接下来数周内可能出现的截然不同结果做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