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家银行探索G7稳定币前景

sameAuthor avatar

作者及编辑
Mohammad Shahid

10日 十月 2025年 11:24 PST
值得信赖
  • 花旗德银等 G7 银行计划发行法币稳定币
  • 稳定币计划或将合法化并简化跨境支付
  • 监管分裂与流动性风险挑战新兴市场

包括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巴克莱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桑坦德银行和美国银行在内的全球十大银行正在探索推出与主要 G7 货币挂钩的稳定币。

该计划旨在创建一个由法定储备(如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1:1 支持的可互操作数字代币网络。

该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标志着全球银行业首次认真尝试进入由 Tether 和 Circle 主导的稳定币市场。如果实现,这可能会重新定义银行处理跨境结算和数字资产的方式。

G7 稳定币计划的战略意义

拟议的网络可能会将稳定币作为一种可信的金融工具合法化。与离岸发行者不同,G7 银行在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规则下运营。

他们的参与可能为这个市值超过 3,000 亿美元的市场带来可信度、透明度和监管。

支持者表示,这可能会使全球结算现代化。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可以实现目前通过 SWIFT 需要数天才能清算的货币之间的即时外汇兑换。

此外,银行将该项目视为传统金融与数字债券或证券等代币化资产之间的桥梁。

来源:X(前 Twitter)
复杂性与碎片化风险分析

尽管前景可期,该计划面临严峻的执行挑战。每个 G7 稳定币将由不同的国家法规管理,可能导致碎片化和标准不一致。

如果没有统一的法律和技术框架,货币之间的互操作性可能会受阻。

流动性也可能分裂。如果每家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代币版本,市场可能会面临重叠或竞争的工具。

监管机构仍需决定这些代币是否算作存款或表外负债。此决定可能会重塑银行资本规则。

系统性与地缘政治影响分析

最大的问题在于 G7 以外的地区。一个由数字“硬通货”代币组成的联盟可能会加速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这些市场的本地货币已经在美元化的压力下举步维艰。

渣打银行估计,这种转变可能会在 2028 年前从发展中经济体抽走高达 1 万亿美元的资金。

此外,一个由银行发行的稳定币组成的全球网络可能会模糊公共货币和私人货币之间的界限。

如果不加以控制,这可能会在央行能够监管之前,创造出一个平行的货币系统,从而增加系统性和网络风险。

底线分析

G7 的稳定币计划可能是自 SWIFT 创建以来数字货币领域最大胆的实验。它可能会使跨境金融变得更快、更便宜且可编程,或者将全球银行的权力以区块链的形式固化。

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全球顶级银行能否在创新的同时,不重蹈他们试图替代的结构性缺陷的覆辙。

文章免责声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請注意,我們的《服務條款與細則》、《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