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 日,香港的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了详细的许可指引,涵盖资本、托管、KYC、储备和治理要求。
银行引领加密竞赛像中银香港和渣打银行这样的主要发钞银行预计将率先申请。它们在香港的货币体系下拥有监管和制度优势。每种稳定币必须在严格的银行托管下保持全额法币支持。
香港金融管理局将在首批中仅发放少量许可证。申请者必须在 9 月 30 日前提交申请以获得考虑。未在三个月内申请的发行者将面临在 11 月关闭的风险。
许多参与者正在准备申请。国有企业、沙盒公司和金融科技巨头都在参与。申请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和可持续性。
目标场景包括资产代币化、跨境支付和加密货币交易。这些应用场景将决定哪些公司能够获得批准。
证券公司将初步专注于稳定币交易、托管和咨询服务。它们还在探索代币化资产组合服务。目前已有 44 家券商升级了其 1 类牌照。
香港的顶级券商正在争相获取加密货币牌照。未能及时获取牌照将面临在数字金融领域失去竞争力的风险。像国泰君安和东方财富这样的中国主要券商已经完成了升级。
监管警告香港监管机构警告称,未来可能出现炒作和投机风险。投资者必须仔细评估资产支持和项目可行性。尽管有新规,缺乏实质的概念代币仍可能卷土重来。
一些公司正在探索以人民币离岸价(CNH)支持的稳定币用于跨境支付。例如,中国资产管理公司(香港)今年推出了多个代币化基金。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成为首个链上离岸人民币基金。行业专家认为这是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能性的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