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元地位受挑战 AI与加密重塑金融

author avatar

作者
Shota Oba

27日 十月 2025年 15:53 PST
值得信赖
  • 美元全球储备份额降至25年低点 央行加速测试CBDC
  • AI金融加速多元化 自动化合规与结算
  • 2027 或成数字金融转折年

美元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定义着全球金融。然而,随着各国央行试验加密货币以及人工智能重塑跨境结算体系,这一系统面临数十年来的首次真正结构性考验。这一转变可能重新定义全球流动性和信任的定价方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OFER 数据,截至 2025 年初,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为 56.32%,为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94% 的货币当局正在测试央行数字货币(CBDC),这表明国家货币的多元化和数字化趋势。

人工智能在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加速了这一转变。国际清算银行警告称,自动化交易和流动性算法可能会放大系统性风险。与此同时,新的数字化通道承诺提供更便宜和更快速的转账服务。基于美元的传统网络正在悄然侵蚀。

美元主导地位永久转变迹象

BeInCrypto 采访了Dr. Alicia García-Herrero,她是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曾任IMF经济学家。凭借二十年的宏观研究经验,她解释了CBDC、人工智能和稳定币如何可能重绘全球货币权力格局。她还指出了哪些指标将首先揭示这一转变。

美元仍然是储备的锚定货币,但其影响力正在减弱。COFER 数据显示,自 2000 年以来,美元的占比稳步下降。问题不再是是否会出现替代方案,而是何时这一转变会变得可测量——投资者现在可以实时关注这一时间表。

来源:IMF COFER,2025 年第二季度

“在我于IMF分析COFER数据的日子里,我们追踪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为 56.32%——同时人民币和欧元的占比有所增加,94% 的央行正在进行CBDC试点。加密货币的波动性可能会放大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风险,正如国际清算银行所警告的那样。但CBDC提供了可控的转变。如果美元在 2027 年之前跌破 55%,并且每年有超过 10 亿美元的CBDC结算,我预计会出现可测量的侵蚀。稳定币在没有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支撑了美元的稳定性。”

她的门槛——到 2027 年跌破 55% 加上数十亿美元的CBDC流动——将标志着储备结构的转折点。这表明多元化不再是理论,而成为政策。

稳定币市场份额与新兴风险分析

稳定币仍然是美元流动性的延伸。约 99% 的流通量与美元挂钩,其中 $USDT 和 $USDC 占据主导地位。非美元或商品支持的代币可能引发基于集团的竞争——这清楚地表明流动性可能沿着政治路线分裂。

来源:Messari

“截至 2025 年 10 月,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如 $USDT 和 $USDC 占据了 3,000 亿美元市场的 99% 以上。若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达到 10% 至 15% 的市场份额,可能引发区域紧张局势。只有当其超过 20% 时,才会导致全球流动性分裂。”

García-Herrero 认为,竞争性稳定币必须在全球结算中占据超过 20% 的份额,才能真正引发区域分裂。这标志着数字货币开始重塑地缘政治,而不仅仅是支付方式的变化。

链上结算现已达到每年 35 万亿美元,几乎是 Visa 处理量的两倍。Stablecore 的 CEO Alex Treece 称其为“现代欧元美元网络”,满足了全球对美元的需求,超越了银行体系。这表明数字支付轨道仍在加强美元的影响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这些代币已经处理了拉丁美洲和非洲约 8% 的 GDP 规模流动。这证明稳定币现在已成为非正式的政策工具。

“稳定币满足了现有的美元需求。这是市场驱动的,而非国家驱动的。短期内,它们强化了美元的主导地位。长期来看,这取决于美国的政策和信心。”

Treece 将这种数字美元系统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欧元美元市场进行比较,当时离岸投资者通过平行网络获取美国流动性。私人创新扩展了美元的影响力,而不是取代它。

高通胀经济中的稳定币应用

在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受通胀影响的经济体中,稳定币作为非正式的美元支付轨道。它们充当了对抗货币崩溃的数字对冲工具,并提供了一条平行的金融生命线,展示了加密货币的现实作用。

“在阿根廷,稳定币保护了 500 万用户,占加密交易的 60% 以上。当其占零售支付的 20% 至 25% 或外汇交易的 15% 时,可能会导致不稳定。在土耳其,类似的采用率使其在全球排名靠前。总体而言,在当前水平下,它们的稳定作用大于风险。”

她的经验法则是:适度使用可以稳定局势。但当稳定币超过支付总量的四分之一时,它们可能威胁到货币主权——这是从缓解转为风险的临界点。

代币化与主权债务分析

代币化已成为金融领域的关键主题,尽管主权国家的采用速度较慢。虽然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试点项目进展缓慢,但私营企业的步伐更快。富兰克林邓普顿预计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的国债和 ETF 将率先采用代币化。这些试点项目展示了监管与创新的结合点。

“机构需要能够管理波动性并增强流动性的工具。起初是零售市场,但一旦二级市场成熟,机构资金流入将随之而来。” — Max Gokhman,富兰克林邓普顿

CoinGecko 数据显示,代币化国债已超过 55 亿美元,稳定币超过 2200 亿美元。随着传统资产悄然上链,这一概念正从试点阶段转向实际应用。

“到 2030 年,RWA 代币化达到数万亿美元的预测看似雄心勃勃,但到 2025 年中期,代币化债券已达 80 亿美元。我预计到 2028 年,5% 的新主权发行将实现代币化,亚洲和欧洲将引领这一趋势,而美元的韧性将持续。”

她的预测——到 2028 年,5% 的主权发行将实现代币化——表明改革将由亚洲和欧洲逐步引领。这种改革是对美元体系的补充,而非替代。数字金融通常通过合规而非反叛来演变。

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努力正在汇聚。García-Herrero 预计由监管机构主导的采用,而富兰克林邓普顿则押注于市场的推动。无论哪种方式,传统资产正逐步迁移到区块链轨道上——一只债券和一只基金接连而来。

中国数字人民币与国家主导加密货币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e-CNY)在严格的中央控制下继续扩展。截至 2025 年中期,其交易额已达 7 万亿元。这显示了北京在不依赖私人加密货币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数字化的能力,以及集中化生态系统快速扩展的潜力。

《学习时报》,中共中央党校的刊物,将加密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视为“金融动员”的工具。北京的数字人民币和区块链网络作为战略资产,用于流动性控制和制裁抵御——这是一个将金融与安全融合的“数字物流前线”。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体现了有纪律的数字金融。到 2025 年 6 月,其处理了 7 万亿元人民币。当私人区块链外商直接投资(FDI)降至金融科技流入的 10% 以下时,一个完全由国家主导的模式将出现。到 2026 年底,我们将看到明显的主导地位。”

她将国家主导的主导地位定义为私人区块链投资占金融科技流入的比例低于 10%。这一水平可能在 2026 年底到来,届时数字主权将变得可衡量,而非仅仅是口号。

俄中贸易与国家主导Web3联盟

面对制裁,俄罗斯和中国现在大部分贸易已不再通过美元体系结算。两国的数字资产实验引发了一个问题:何时这种协调会演变为一个正式的联盟——这一转折点可能会重塑结算地理格局。

“俄罗斯计划在 2025 年将加密货币合法化用于对外贸易,目前非美元/欧元的资金流动中,超过 90% 使用人民币和卢布。这表明,如果 50% 的贸易转向数字资产,一个‘国家主导的 Web3 联盟’可能会出现。央行数字货币(CBDC)桥梁可能会降低风险,讽刺的是,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可能会稳定这些资金流动。”

她所设定的 50% 基准定义了一个新的清算领域的门槛。这可能会稳定受制裁的贸易,但也可能加深全球的分裂。

欧洲已经做出了反应。欧盟最近对一个以卢布为支撑的稳定币 A7A5 实施了禁令,这是其首次直接对加密货币进行制裁。这显示了数字资产在金融冲突中既是武器又是目标的双重角色。

身份验证与金融普惠

像 Worldcoin 的生物识别模型这样的身份验证系统正在重新定义关于身份和包容性的讨论。尽管其经济价值尚未得到验证,但其可扩展性可能会影响 AI 时代信任框架的演变速度。

“像 Worldcoin 这样的身份验证试点项目,到 2025 年中期已验证 2 亿个身份,可能会将借贷成本降低 50–100 个基点,或提升 20–30% 的资本获取。如果在 2027 年实现,这将证明 PoP 的价值超越炒作。”

这一讨论反映了更广泛的数字身份竞赛。TFH 的 Adrian Ludwig 认为,人类身份验证系统是 AI 时代的信任层。García-Herrero 表示,只有可衡量的影响才能证明其价值。

AI与加密货币跨境贸易主导地位

AI 驱动的金融正在塑造流动性、合规性和结算。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机器学习助手已经在自动化反洗钱审查。Project Pine 智能合约让央行能够实时调整抵押品,标志着可编程合规性的兴起。

BIS 将此视为一个可编程但受监管的金融核心。像 AI 2027 这样的前瞻性展望设想 AI 系统将主导流动性、研发、市场和安全政策。BIS 呼吁在这些系统完全出现之前,确保设计的完整性。

“AI 的跨境优势将激增,到 2027 年,75% 的支付将实现即时。中国似乎准备通过国家支持的沙盒和近 1,000 亿美元的投资占据超过 30% 的份额。稳定币可能会补充 AI 代理,抑制波动性。”

预计到 2027 年,投资将接近 1,000 亿美元,这一趋势有利于该模式。稳定币可能作为合规的、代币化的层,连接自动化流动性与可编程货币——这是监管机构的下一个战场。

主权比特币储备与资源瓶颈

比特币在主权储备中的份额虽小但具有象征意义。其与风险资产的关联以及对能源和芯片的依赖可能会形成新的地缘政治瓶颈。数字储备可能很快与实体供应链相结合。

“主权比特币储备仍低于外汇总储备的 1%。到 2030 年达到 5% 将引发一场动荡的‘数字黄金竞赛’。能源和半导体供应可能成为瓶颈,而稳定币则提供了更稳定的储备替代方案。”

与此同时,数字资产库(DAT)公司管理着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揭示了脆弱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反映主权风险。 专注于比特币的库房,凭借严格的流动性缓冲,显得最具韧性——这预示着随着采用率上升,各国可能面临的挑战。

加密透明度与治理优势

公共区块链正在进入政府登记和采购系统。对于民主国家,透明的账本提供了直接增强财政信誉的问责机制。

“区块链采购试点在爱沙尼亚等民主国家提升了透明度,政府采用市场从 2024 年的 225 亿美元 增长到 2030 年的近 8,000 亿美元。当 15%–20% 的国家支出上链时,民主国家获得了结构性优势。”

她的 15%–20% 基准标志着区块链采用成为结构性变革的节点。这提高了透明度评分,并赋予开放社会治理优势。

总结

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人工智能、稳定币、代币化和区块链等十个领域,García-Herrero 的框架表明这是演变而非革命。随着数字货币将货币权力转变为共享的数据驱动系统,美元的影响力正在扩散而非消失。

她的分析将猜测建立在可测量的数据上:储备比率、结算流量和采用门槛。未来的货币秩序将更依赖于治理,而非颠覆——即在数字时代如何对齐透明度、信任和控制。

文章免责声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請注意,我們的《服務條款與細則》、《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