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本金融厅计划将 105 种加密货币重新分类为金融产品,将加密货币收益的税率从最高 55% 大幅降低到 20% 的固定税率,使之与股票市场的税收政策一致。该改革计划预计将在 2026 年的国会会议上提交立法提案。
这次监管改革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大胆的举措,旨在复兴其加密货币行业。此举旨在解决投资者对高税率的长期抱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保护。
税制改革防止投资外流目前,日本将加密货币收益归类为杂项收入,税率呈累进制,国家和地方税合并后的最高税率可达 55%。这种制度阻碍了国内投资,促使交易者转向海外。转为 20% 的固定税率将使其与股票和衍生品税收持平,为投资者打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政策覆盖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在内的 105 种指定加密货币,计划在日本的金融商品交易法下重新分类。这一调整将数字资产纳入与传统证券一致的规则,要求强制性披露并禁止内幕交易。
该计划还引入了亏损结转措施,使投资者可以将加密货币的亏损抵扣未来的收益。这与股票投资者现有的三年亏损结转相呼应,为投资组合管理在动荡市场中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业内声音称,此举对提升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前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评论称,该改革代表着进步,即便税率仍高于某些地区。他指出,许多国家对加密货币收益并不征税,但日本正在朝这一方向发展。
市场严格监管与消费者保护措施除了税收改革外,金融厅还对加密货币发行者施加严格的披露规则。他们必须披露关于区块链技术、波动性和运营风险的详细信息。这些新义务与传统证券的要求相似,为零售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透明度。
内幕交易规则将首次覆盖 105 种指定的加密货币。任何持有重大未公开信息的人若进行交易,将面临法律后果。这一举措标志着将长期适用于股票的标准应用于数字资产。
此次改革禁止银行和保险公司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加密货币,理由是保护消费者安全。然而,它们的证券子公司则可以分发加密货币。这样的安排允许受监管的机构参与,同时将传统银行业务与数字资产分离开来。
讨论还在考虑允许银行集团获得加密货币交易所牌照,这可能会将数字资产服务更深入地整合到日本的金融行业。金融厅在推动创新与管理系统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因为金融和加密领域正在融合。
交易所大规模泄露后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推动是由于DMM Bitcoin 被黑事件,该事件导致损失高达 482 亿日元,成为日本最严重的加密货币安全事件之一。这次事件暴露了交易所及其第三方供应商的漏洞。为应对此类问题,FSA 将要求关键基础设施供应商进行注册并提交监管。
处理托管、钱包管理和交易处理的系统提供商现在必须注册并在监管下运营。这项措施将监管范围从交易所扩展到整个支持加密货币交易的生态系统,旨在解决导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的漏洞。
日本的全面改革可能使其成为平衡加密货币监管的典范。通过将有利的税收政策与严格的市场规则相结合,FSA 旨在吸引国内和国际投资,同时保持强有力的消费者保护。
金融系统理事会的正式报告将于 12 月发布,税收讨论也将同步进行。相关立法或将于 2026 年提交国会。如果通过,改革可能在当年年底或 2027 年初生效,具体取决于立法日程。
国际观察者密切关注此事,尤其是在韩国计划于 2027 年 1 月实施其 20% 的加密税之际。日本的举措可能影响整个亚洲的监管标准,因为各市场都在争相吸引加密投资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