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Chainalysis 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被盗的数字资产达 21.7 亿美元,其中约 69% 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事件有关。经过多年的此类事件,行业痛定思痛,意识到信任不能仅靠口头宣称,而必须通过实际证明。
随着监管审查的加强和机构参与者对透明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交易所开始接受可验证的安全模式。这一转变标志着从“信任我们”的时代向一个控制、储备和风险系统可以独立测试、审计和验证的框架的转变。
库币(KuCoin)展示了交易所如何将监管压力转化为可以衡量的安全框架。
库币认证增强透明度证明库币强化了其安全和透明度框架的每一层。公司重构了其核心系统,重新设计了钱包架构,并在所有操作中引入了第三方审计,体现了其对可验证用户保护和长期责任的承诺。其做法凸显了主要交易所如何随着“可证明的透明度”成为新的竞争基准而进化。
今年早些时候在迪拜 TOKEN2049 活动中,库币 CEO BC Wong 指出,行业正进入一个新阶段,仅靠快速上线、后期调整已不再足够。他强调,交易所已经成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从一开始就必须与监管机构合作,并在用户及整个金融生态系统中建立信任。
他的言论强化了库币一直以来的方向。通过其 20 亿美元的信任项目,公司过去五年中彻底改造了其安全架构、钱包基础设施和风险管理系统。该计划旨在让透明度成为工程原则,而不仅仅是营销口号。
作为这一努力的一部分,库币寻求独立认证,以证明其控制措施、流程和数据保护框架符合国际标准。每项认证都针对不同层次的信任。
目前,库币持有四项重要的国际认证,这一组合是其他主要交易所未能匹敌的:
- CCSS(加密货币安全标准)——一种特定于加密货币的框架,验证私钥的生成、存储和管理方式。库币是第一个获得此认证的顶级交易所。
- SOC 2 Type II——确认运营和安全控制不仅在某一审计日期有效,而是长效稳定。
- ISO 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的全球基准,验证库币对风险评估和事件响应的系统性方法。
- ISO 27701:2025——扩展 ISO 27001,涵盖隐私和个人可识别信息(PII)保护,通过正式的隐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库币的验证历程不仅止于认证。该交易所还在 CER.live 上获得 AAA 评级和满分 100/100 的安全评分,全球排名第二。其基础设施在服务器安全性、渗透测试和漏洞奖励计划表现方面获得了最高分。
平台定期进行储备证明(PoR)审计,以展示超过 100% 的担保。审计结果由自查和 Hacken 的独立验证支持,并公开发布,允许用户验证托管的资产与链上流通总量是否一致。
除了审核和评级,该公司每月还发布安全报告,详细说明升级、风险评估和事件响应。这些报告使透明度从偶尔的行为延伸到持续的过程。用户可以直接查看数据,而不必仅仅依赖声称。
这些披露是 KuCoin 的“设计信任”战略的一部分,它用可测量的证据代替了营销承诺。
KuCoin 团队如何构建安全文化构建和维护多层次的安全框架不仅需要技术设计,还需要在工程、合规和风险管理团队之间进行协调,以在持续的压力下运行。
根据 KuCoin 的内部披露,现在有超过 1,000 名员工在工程和技术岗位工作,并由一个 20 人的研究和合规团队支持,该团队专注于储备证明和透明度系统。首席执行官 BC Wong 强调,这些努力不是一时之计,而是将技术、运营和监管准备相结合的长期纪律的一部分。
这一结构将技术与责任相结合。每个团队在维护由审计员验证的相同标准中发挥作用。KuCoin 的流程将通常是一时的合规行为转变为持续的运营常规。
加密交易所迈向验证未来加密行业的下一阶段将更加青睐那些能够通过数据、审核和持续透明度证明安全性的机构。KuCoin 的框架展示了这一标准在实际中的体现。交易所不再仅仅以流动性或交易量来定义。它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其安全架构的质量、愿意开放系统进行外部审查的意愿以及在报告结果方面的一致性来评判。
随着行业的扩展,其安全期望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增加。对于 KuCoin 来说,这种现实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原则:安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