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信任的

中国省份面临加密资产处置难题

4 分鐘前
Tao Zhao 撰寫
tao.zhao 更新

摘要

  • 河南拒绝制定加密货币没收规则 呼吁国家统一监管
  • 中国全面禁令致加密资产处置无规可循
  • 北京通过香港交易所推进跨境处置 河南主张等待国家框架

中国地方立法机构正式拒绝制定处理被扣押加密货币的地方性法规,而是呼吁北京当局制定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定。

这反映了中国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附带后果。

河南省称地方立法不适用

河南省人大——一个位于北京以南、拥有近 1 亿人口的中部省份——发布了一份关于“涉案财产管理条例(草案)”的报告。该省的法制委员会承认,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并构成涉案资产,这一共识已在司法实践中确立。

然而,他们指出,中国对加密货币交易的全面禁令消除了所有合法的交易平台。全国各地的当局仍在探索处置方法。委员会得出结论,地方立法不适合管理这种新型被扣押资产。

他们认为,公安部正在研究相关的加密货币法规,并敦促中央政府处理此事,以确保政策的一致性。这将避免在国家金融安全问题上出现冲突。

“这种新型涉案财产的管理更适合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规范。”

法律与技术复杂性分析

河南的谨慎立场源于两个关键挑战。首先,管理数字资产的法律和技术复杂性——从安全保管、估值到清算——是巨大的。此外,中国各地普遍的监管担忧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包括河南在内的多个省份的当局经常警告利用稳定币进行的欺诈计划。这些非法活动从非法集资到洗钱,凸显了其中的高风险。

其次,自中国2021 年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以来,全国范围内存在显著的法律真空。禁令迫使交易所转移到海外,并使执法部门的资产处置变得复杂。北京的一位法官最近证实了这一困境,指出法院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来执行此类处置,导致实践不一致。

有趣的是,在这种真空中,地方方法正在分化。相比之下,北京的执法部门开创了一条复杂的跨境处置渠道,通过持牌香港交易所清算资产。

北京警方成功测试了一种复杂的处置机制。他们将被扣押的加密货币委托给北京证券交易所,该交易所与专业服务提供商合作进行检测、接收和转移操作。资产通过合规的持牌香港交易所出售,收益在外汇批准后转换为人民币,并存入警方账户用于合法没收或受害者赔偿。

河南的谨慎态度与北京的创新解决方案形成对比,这表明尽管地方解决方案正在出现,但统一的国家规则将使这一过程在中国广阔的领土上更加可预测、透明和高效。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