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幣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擴展,新興的發行平台如 Raydium 的 LaunchLab 和 Bonk 的 LetsBonk 正在挑戰 Pump.fun 的既有地位。隨著發行平台數量的增加,進入市場的迷因幣數量也在上升。
在一個已經充斥著眾多不同項目的行業中,劃清界限變得越來越困難。迷因幣項目的激增也提高了詐騙的可能性。CoinGecko、Space ID 和 Neiro 的代表告訴 BeInCrypto,這種迷因幣的激增帶來了如拉高出貨和地毯式詐騙等風險,這些都與市場的投機性質密切相關。
新迷因幣發射台崛起
如果一個迷因幣發行平台還不夠,現在有多個選擇。Pump.fun 是迷因幣行業中首個通過民主化的方式革新代幣發行的平台。
但現在,它面臨競爭。Raydium 推出了 LaunchLab,Bonk 的 LetsBonk 已經讓 Pump.fun 感到壓力,而 Believe 和 CMC Launch 也在引起關注。自此,迷因幣原生平台 在行業中的主導地位已經減弱。
比起 Pump.fun 的表現下滑,更令人擔憂的是不斷湧現的迷因幣發行潮。這一趨勢對於一個尚未受監管的行業有著重大影響,導致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
無障礙是否等於永續發展?
Pump.fun 剛推出時,帶來了加密行業前所未見的新概念。這個想法很簡單:如果你想發行自己的迷因幣,你幾乎可以免費且在幾秒鐘內完成。
Neiro 的匿名社群負責人 S 向 BeInCrypto 表示:「迷因幣(Memecoins)發行平台的可及性推動了創新與投機,兩者相互強化。投機促進市場活動,吸引資金和參與者,創造競爭環境。這種壓力迫使創作者創新,開發引人入勝的敘事、社群驅動模式或獨特的代幣結構,以迎合文化或社會共鳴。」
然而,當迷因幣的海洋變成海嘯時,尋找具有實際效用的項目變得愈加困難。
CoinGecko 的研究分析師 Shaun Lee 表示:「雖然普遍認為迷因幣不需要任何實際效用,因為它們被視為人們可以認同或『共鳴』的項目,但大量新幣的發行確實分散了具有產品或使用案例的項目的流動性。」
這已經開始影響那些依靠強大社群支持來度過市場低迷的迷因幣。
Lee 補充道:「不幸的是,數以千計的新迷因幣湧入市場,影響了像 DOGE 和 SHIB 這樣的既有迷因幣。這些幣面臨品牌稀釋,流動性分散,無法突破 2021 年牛市週期的歷史高點。」
更糟糕的是,這層投機在已經波動的行業中顯著增加了詐騙風險。
詐騙與項目失敗的驚人規模
根據 Solidus Labs 的最新報告,Solana 上存在大規模的欺詐活動。報告顯示,Pump.fun 上約 98.7% 的代幣和 Raydium 上 93% 的流動性池展現出拉高出貨或詐騙的特徵。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代幣發行純粹是為了利用市場如賭場般的特性。
Space ID 的行銷主管 Alice Shikova 告訴 BeInCrypto:「這確實非常令人擔憂。迷因幣發行平台利用人性的貪婪和錯失恐懼症(FOMO),使其成為發起拉高出貨計劃的理想場所,即使這不是其原本的意圖。」
由於每天都有數千種代幣發行,其中許多成為詐騙,大多數這些項目最終都會失敗。這一現象的數據令人震驚。
根據 CoinGecko 的最新報告,自 2021 年以來,GeckoTerminal 上約 700 萬種加密貨幣中,有 370 萬種——即 53%——已經不再活躍。
這些崩潰大多發生在 2024 年和 2025 年。值得注意的是,僅在 2025 年就有超過 182 萬種代幣停止交易,遠超過 2024 年的約 138 萬次失敗記錄。
S 表示:「迷因幣(meme coin)領域歷來重數量輕質量,反映了現代市場中注意力短暫的動態。許多幣種利用短暫的趨勢,犧牲深度以求即時性。發行平台透過簡化代幣創建,放大了這一趨勢,導致許多項目缺乏持久力。」
由於缺乏聯邦監管,目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發行平台採取行動,要麼交易者在投資決策上變得更聰明。
監管空白:誰該負責?
目前,迷因幣產業尚無全面、具體的監管框架,這使得拉高出貨和詐騙行為依然普遍。
今年 2 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表聲明,指出典型的迷因幣交易不被視為證券。這一分類意味著這些特定資產的投資者通常不受聯邦證券法的保護。
根據 Shikova 的說法,發行平台必須在這些缺失的監管下承擔責任。
她警告:「目前甚至不清楚哪個機構負責迷因幣,更不用說應該制定什麼規則。實際上,政府機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跟上並正確理解這一領域。因此,如果發行平台希望迷因幣成為合法的投資領域,就需要自我監管。否則,監管機構將介入並全面禁止它們。」
幸運的是,現有的方法可以幫助減少不斷增長的詐騙風險。
前進之路:審計、鎖倉與盡職調查
在一個重數量勝於質量的行業中,啟動平台有機會實施保障措施,以防止項目立即崩潰。
Shikova 向 BeInCrypto 表示:「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是通過透明的審計,並強制要求任何發行新代幣的人進行鎖定,這樣他們就不能在代幣價格上漲後立即關閉項目並捲款而逃。而啟動平台有責任制定這些規則,否則監管機構將會介入,屆時規則將會更加嚴格。」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即使有既定的法規和保護措施,交易者仍需承擔最終責任,在投資前審查項目。
Shikova 補充道:「他們可以查看團隊的背景(不僅僅是他們在 LinkedIn 上所說的),項目的代幣經濟學和路線圖(如果有的話),以及最重要的,它的社群。通常可以判斷社群是僅僅為了短期炒作而存在,還是對項目有真正的信念,這往往決定了其持久性,尤其是在涉及像迷因幣這樣的投機性資產時。」
雖然民主化的訪問和推動創新,但迷因幣啟動平台的激增無疑加劇了這個高度投機市場中的挑戰。
隨著這些平台的持續發展,啟動平台需要實施更嚴格的保障措施,而個別投資者也需進行嚴格的盡職調查,以應對不斷升高的風險。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