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持续,法定货币走弱。加密货币成为数百万投资者寻求保护财富的“通胀对冲”工具。
MEXC 的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文化因素和市场周期影响了加密货币的采用。报告还强调了各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
全球加密采用无统一方案
随着通胀压力和货币疲软持续,加密货币越来越被视为避风港。MEXC 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用户中将加密货币视为通胀对冲工具的比例在第二季度从 29% 上升至 46%。报告还揭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
东亚地区的比例从 23% 跃升至 52%,而中东地区几乎翻倍,从 27% 增至 45%。这表明宏观经济不稳定在加速数字资产的采用。
拉丁美洲的迷因币采用率从 27% 增至 34%,为全球最高增长,其中 63% 的新用户表示“赚取被动收入”是他们的主要动机。
与此同时,南亚的现货交易量大幅增加,从 45% 上升至 52%,其中 53% 的用户将财务独立作为首要目标。该地区在期货交易中也处于领先地位(46%),而欧洲的采用率较为温和,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加密货币的采用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演变,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MEXC 的首席运营官 Tracy Jin 表示。
BeInCrypto 报道称,美国的加密货币采用率正在增长,尤其是在 40 岁以上的人群中,教育和持有量增加。美国的加密货币采用速度超过全球趋势,超过 37% 的美国加密货币持有者属于 X 世代或婴儿潮一代。
市场动态
MEXC 的报告还揭示了全球投资者在加密货币持有和投资组合构成方面的行为洞察。公链代币仍然是加密投资组合的支柱,超过 65% 的用户持有这些代币。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比例最高,分别为 74% 和 70%。
稳定币持有量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在约 50%。期货交易行为显示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南亚(46%)和东南亚(3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9%),而拉丁美洲降至 19%,这表明其倾向于低风险策略。
财富分布也在发生变化。在东亚,高价值钱包($20,000 以上)的比例从 39% 降至 33%,反映出获利回吐和监管压力,而中等价值钱包($5,000–$20,000)则有所增加,表明参与者更加广泛且分布更均匀。
2025年第三季度展望
根据这些调查结果,MEXC 强调了由经济和文化因素塑造的几个关键趋势。
首先,作为对抗通胀的工具,加密货币的使用预计将继续上升。在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法币贬值和持续通胀的背景下,保护财富免受贬值影响正成为加密货币采用的主要驱动力。如果这种压力持续下去,“财富保护”可能在第三季度成为所有地区参与加密货币的首要原因。
其次,市场从投机转向结构化交易。随着全球加密市场进入牛市后期,风险偏好正在演变,从娱乐驱动的投机转向结构化的、寻求收益的策略。
第三,投资组合多元化将加速。零售投资者对迷因币和人工智能代币等新叙事的热情预计将推动短期资金流入,但调查显示这些板块仍然高度波动。公链代币和平台项目将继续作为主要的“核心持仓”。
第四,财富阶层正变得更加两极化。资本在更广泛的用户基础上分布得更加均匀,进一步强化了加密货币作为一种可及金融工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