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市場普遍下滑,主要由於不確定性和經濟衰退的擔憂所驅動,但聯準會可能不認為情況嚴重到需要實施量化寬鬆政策。
為了了解聯準會何時可能使用量化寬鬆來應對更大的市場不穩定,以及這將如何影響比特幣的價格,BeInCrypto 採訪了來自 22V Research、CryptoQuant 和 BingX 的專家。
迎戰 2025 市場逆風
自 2025 年初以來,市場面臨重大挑戰。從美國與其他主要全球經濟體之間潛在的關稅戰到經濟增長放緩、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通脹上升,這些問題讓投資者充滿不確定性。
兩天前,美國股市創下自 1974 年傑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上任以來任何總統任期最差的前 100 天紀錄。加密貨幣市場在此過程中也未能倖免。儘管隨後價格有所回升,但比特幣的價值在過去一個月跌至 77,000 美元以下,而山寨幣遭受了更大的損失。
特朗普(Donald Trump)暫停大多數關稅 90 天的決定讓投資者安心並恢復了市場信心。然而,當這一時期結束時會發生什麼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壓力點。與此同時,對通脹和經濟停滯的擔憂也加劇了這些恐懼。
Jordi Visser,22V Research 的 AI 宏觀研究主管,告訴 BeInCrypto:「由於這一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投資者] 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投資者需要對未來有一個願景,而現在這一願景非常模糊,這使得他們像企業在面對未來決策困難時一樣,選擇觀望。」
現在,大家的目光都轉向聯準會,看看它可能考慮哪些策略來緩解不確定性和經濟壓力。一些分析師預測可能會轉向量化寬鬆(QE)。
央行流動性工具揭秘
量化寬鬆是一種中央銀行在特定經濟不確定時期用來向金融系統注入流動性的工具。
在實施這一措施時,銀行通常會在公開市場上從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債券。希望通過這樣做來降低長期利率並鼓勵消費者支出。
量化寬鬆的效果可以顯著影響比特幣的價格,主要是通過其對市場流動性、投資者情緒和法定貨幣感知價值的影響。新冠疫情就是這一動態的關鍵例子。
2020 年 3 月,隨著疫情引發全球金融危機,比特幣價格經歷了劇烈下跌,從約 8,000 美元暴跌至 3,800 美元的低點。然而,聯準會隨後實施的積極量化寬鬆(QE)措施與比特幣價格的顯著回升和最終飆升相吻合。
BingX 的首席產品官 Vivien Lin 向 BeInCrypto 表示:「最簡單來說,量化寬鬆(QE)通過增加流動性、降低殖利率並創造風險偏好環境,成為催化劑,這些因素提升了比特幣作為對沖和投機資產的吸引力。2020 年的飆升為宏觀經濟政策變動如何影響加密貨幣市場樹立了先例,這一趨勢在 2025 年隨著 QE 的重新猜測而持續受到關注。」
由於獲得較低的利率和增加的流動性,具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更傾向於購買該資產。面對高度不確定性時,投資者通常會尋找法定貨幣的替代資產。
比特幣作為替代資產的角色
近期的波動性和地緣政治壓力激發了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興趣。
Lin 解釋:「機構投資者正在利用市場波動性,增加其對加密貨幣的配置,並將數位資產作為對抗地緣政治風險的對沖工具。與此同時,散戶投資者則保持穩健的策略,強調長期策略和選擇性再平衡。」
林表示,特別是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加密貨幣視為其投資組合中的關鍵組成部分。
Michael Saylor 的策略已成為積極的比特幣累積者,而其他公司如 GameStop 和 Fold Holdings 最近也開始透過納入比特幣來多元化其資金。
CryptoQuant 的研究主管 Julio Moreno 最近注意到大型持有者中出現了類似的趨勢。
Moreno 告訴 BeInCrypto:「我們確實看到自 2 月底價格跌至 90,000 美元以下以來,大型持有者開始累積比特幣。大型比特幣持有者(持有 1,000-10,000 比特幣)的總餘額自 2 月底以來已從 339 萬比特幣增加到 349 萬比特幣,增加了約 110,000 比特幣。這表明大型投資者在價格下跌時購買了比特幣。」

隨著比特幣作為替代資產的價值已經顯現,聯準會的量化寬鬆(QE)策略提供的更好經濟條件可能對其價格有利。
比特幣看漲前景分析
就在上個月,BitMEX 前 CEO Arthur Hayes 預測如果聯準會轉向量化寬鬆以支持市場,比特幣可能在 2025 年底達到 250,000 美元。
Visser 也表示贊同,認為現在實施量化寬鬆將進一步增加對比特幣的興趣。
他解釋:「比特幣有三個組成部分。首先,它不屬於法定貨幣系統,因此當人們對當前金融系統產生懷疑時,投資者會尋找外部可能的投資,以便在動盪期間作為價值儲存。其次,像法定風險資產一樣,它在全球流動性增加的時期歷史上受益,這種情況會在需要量化寬鬆(QE)時發生。最後,它是一種數位資產,是數位經濟增長的一部分。穩定幣的交易量持續增長,並獲得美國政府的支持,這有助於比特幣的網絡效應。」
然而,專家承認,目前的經濟狀況尚不足以讓聯準會採取量化寬鬆政策。
為何量化寬鬆不會立即到來
Moreno 解釋,目前比特幣的波動性雖然高於前幾週,但仍遠低於市場面臨不確定性時的其他時期。
他詳細說明:「例如,在 2020 年 3 月 COVID 市場崩盤時,比特幣的週內價格波動率飆升至 72%。同一指標在 2022 年 5 月 Terra-Luna 崩盤後增加至 49%,而在同年 11 月 FTX 崩潰時達到 31%。最近,在 2023 年 3 月,因 SVB 銀行擠兌,波動率也達到 31%。相比之下,自 2 月以來,波動率在 8% 到 21% 之間波動,當時美國關稅的公告開始變得更加頻繁。」

Visser 同意,並補充說:
林表示:「要實施量化寬鬆(QE),我認為我們需要看到經濟活動顯著下降或美國債券市場出現更嚴重的擾動。」
根據林的說法,鑑於聯準會最近宣布下調美國經濟的 GDP 增長預測,目前並不是注入流動性的好時機。
林解釋:「聯準會最近將 2025 年 GDP 增長預測從 2.1% 下調至 1.7%,並提高了通脹預期,這表明應採取謹慎的態度。然而,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強調在這些評估中保持靈活性,指出『政策並非預先設定的路徑』。」
這種靈活的方式允許在未來條件惡化時實施量化寬鬆。
量化寬鬆策略如何影響機構採用?
儘管美國經濟的現狀不需要聯準會採取量化寬鬆策略,但如果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任期內的情況惡化,這仍然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林表示:「雖然立即實施量化寬鬆的可能性不大,但勞動市場脆弱性、通縮信號和流動性壓力的結合可能會改變當前的量化緊縮(QT)路徑,特別是在地緣政治風險演變成更廣泛的經濟衝擊時。」
除了影響價格外,新一輪的量化寬鬆可能會顯著影響機構採用、監管審查以及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一般看法。
林表示:「量化寬鬆(QE)可能成為加密貨幣進一步成熟的手段,將其融入全球金融體系,同時檢驗其去中心化的基礎。機構將利用這增加的流動性來發展基礎設施,而監管機構則會專注於實施系統性保障措施。因此,比特幣的身份將從僅被視為投機資產轉變為宏觀經濟策略中的關鍵組成部分。」
理想情況下,經濟狀況不會需要這樣的干預。然而,如果量化寬鬆成為必要措施,可能會為數位資產行業帶來正面動力。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