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Quant 的創辦人兼 CEO Ki Young Ju 挑戰了傳統的山寨幣季節概念。
他認為,導致山寨幣飆升的舊資金流動週期已經過時。
CryptoQuant CEO 探討山寨幣季節變化
根據 Ju 的說法,加密貨幣法規的變化和機構採用改變了資金在加密市場中的流動方式。他表示,這些變化阻止了歷史上定義山寨幣季節的小型山寨幣的典型爆發。
在最近的 X(前身為 Twitter)帖子中,Ki 將舊的山寨幣季節週期比作消失的雨季。
「重新定義山寨幣季節。舊的山寨幣季節資金流動週期已經過時。我指的是由於氣候變化,雨季已經完全消失,只剩下偶爾的小雨季節。」Ki 解釋道。

他解釋道,由於機構參與和法規變化,比特幣驅動的資金輪換不再像以前那樣運作。相反,新資金主要流入穩定幣或廣泛接受的山寨幣,而非投機性的小型代幣。
儘管在流動性困境中宣告山寨幣季節,Ki 很快澄清了不分青紅皂白的山寨幣飆升時代已經結束。他預測將出現「選擇性山寨幣季節」,只有少數山寨幣會受益於新的市場趨勢。基於此,他強調了 2025 年可能推動山寨幣表現的三個關鍵因素。
CryptoQuant 的高管提到,潛在的山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批准、可持續的關注驅動因素和創收項目。
他強調,「大多數山寨幣將無法成功」,這與之前幾乎所有山寨幣都經歷大幅價格上漲的週期形成鮮明對比。
Ki 補充道:「一切都在上漲的時代已經結束。這是一個選擇性的山寨幣季節——大多數山寨幣將無法成功。」
同時,近期市場趨勢支持 Ki 對選擇性山寨幣季的評估。據 BeInCrypto 報導,上週山寨幣在加密資金流入方面表現優於比特幣。BeInCrypto 引用 CoinShares 報告,強調比特幣流出 5.71 億美元。同時,某些山寨幣,如 XRP,因潛在 ETF 批准的猜測,領導了 3,830 萬美元的流入。
其他山寨幣,如 Solana (SOL) 和以太坊 (ETH),也表現良好。這一趨勢顯示,投資者優先考慮具有強大基本面的成熟山寨幣,而非較小的投機性代幣。
最近,Ki 討論了加密市場持續的流動性困境。他將這種情況描述為「PvP 戰鬥」,資金在資產間重新分配,而非新流動性進入市場。
這與機構資金逐步塑造該行業的觀點一致,偏好穩定性而非投機性山寨幣繁榮。隨著機構投資者影響力增強,零售交易者推動的無差別山寨幣激增的日子可能結束。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