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总市值连续第四周下滑,并且市场在十一月损失了近 1 万亿美元,数据显示投资者撤资方式出现了显著差异。中小市值资产展现出了意外的积极信号。
这一信号是什么?在当前情境下又意味着什么?以下报告将提供详细的解释。
市场低谷期 三大山寨币利好信号市场情绪指数在十一月的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极度恐慌”状态。不过,依然有一些积极信号出现,为山寨币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首先,CryptoQuant 的一份报告对比了比特币、大市值和中小市值山寨币的市值表现,显示出低市值部分的显著韧性。
根据市值对比图表,比特币在十一月经历了最大的下跌。包含前 20 大山寨币的大市值也有所下降,但幅度较小。中小市值山寨币仅略有下降,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大市值虽然表现不佳,但比比特币要好,中小市值显示出了真正的韧性。” 分析师 Darkfost 指出。
事实上,图表显示只有比特币和大市值的市值达到过历史新高。中小市值资产尚未恢复到 2024 年底的高峰。从心理角度看,一旦山寨币跌幅过大,通常损失 80–90% 的价值,持有者往往认为这些资产“已成定局”,因而不太会恐慌性抛售。
这引出了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比特币主导地位与山寨币主导地位之间的分歧。
比特币主导地位(BTC.D)测量比特币在总市值中的占比。而山寨币主导地位(OTHERS.D)则测量前十以外的所有山寨币的市值占比。
图表显示,在 11 月,其他币市值占比(OTHERS.D)从 6.6% 上升至 7.4%。与此同时,比特币市值占比(BTC.D)从 61% 下降至 58.8%。
这种差异表明,山寨币投资者即便在面临损失时,也不再轻易恐慌性抛售,而是选择持有仓位等待市场回暖。
历史上,当比特币市值占比下降且山寨币市值占比上升时,市场往往会向山寨币牛市周期过渡。
此外,币安(Binance)数据显示,目前 60% 的交易量来自山寨币。这是自 2025 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分析师 Maartunn 认为,这些数据揭示了实际的交易活动发生在哪里。目前,交易活动主要集中在主流加密货币之外。山寨币再次成为币安上备受欢迎的交易工具。
“从历史上看,山寨币交易量增加常与市场投机性增加相吻合,”Maartunn 表示。
总的来说,中小市值的山寨币正获得强劲的流动性流入。它们还表现出更好的价格表现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些因素表明,山寨币持有者对从低点回升抱有强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