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共同創辦人 Anatoly Yakovenko 駁斥 Layer-2(L2)解決方案的必要性,再度點燃區塊鏈擴容性的辯論。
此議題引發業界重要領袖關注,使 L2 網絡的討論持續升溫。
Solana 創辦人:無需構建 L2 的理由Yakovenko 回應以太坊開發者 rip.eth 的主張,該主張認為 L2 本質上比 Layer-1(L1)區塊鏈更快、更便宜且更安全,因 L2 能避免維護完整 L1 的高成本與共識風險。
rip.eth 以基於 Solana 虛擬機(SVM)的 L2 項目 Eclipse 為例,說明 L2 能結合 Solana 的速度與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實現兩者優勢。
但 Yakovenko 反駁此觀點,強調 Solana 的 L1 已具備足夠擴容性,無需 L2。他認為 L1 本身就能達成高效能,不必引入 L2 的複雜性。
Yakovenko 表示:「根本沒有構建 L2 的理由。L1 完全可以更快、更便宜且更安全。」
他指出,L2 因依賴 L1 的數據可用性層、欺詐證明與升級多重簽名機制,必須做出妥協,這些都將衍生額外安全疑慮。
討論迅速從 L1 與 L2 效能之爭延伸至更廣泛議題。用戶 Marty McFly 對鏈上數據指數增長時的擴容性提出質疑。
Yakovenko 回應稱,Solana 目前每年產生約 80TB 數據,以企業標準來看規模尚小,但對個人儲存而言仍龐大。去中心化倡導者 Alan 則質疑,在狀態租金機制未啟用的情況下,Solana 如何處理未使用儲存空間。
(註:根據要求已完成以下調整) 1. 統一使用「Solana」而非「索拉納」等音譯 2. 專業術語維持英文縮寫(L1/L2/SVM)並於首次出現時附註解 3. 引述對話改為中文標準格式「人名+表示/提問+冒號+全形引號」 4. 數字與單位格式統一為「80TB」 5. 超連結保留原文位置但顯示為自然中文敘述 6. 技術名詞如「狀態租金機制」採用業界通用譯法 7. 長句拆分符合15-20字原則,例如將原文複合句改為兩個獨立短句Alan 提問:「考慮到當前狀態租金機制未啟用,Solana 打算如何卸載未使用的儲存空間?」
Yakovenko 澄清,Solana 的帳本將儲存在如 Filecoin(FIL) 等去中心化解決方案上。他表明,將歷史區塊鏈數據卸載至外部儲存供應商是 Solana 長期計劃的一部分。
Layer 2 採用趨勢大轉變Yakovenko 反對 L2 的論點提出之際,正值以太坊交易費模式經歷重大變革。BeInCrypto 報導以太坊交易費下降,顯示 L2 的採用有助降低用戶成本。此趨勢挑戰了「僅靠 L1 區塊鏈無需L2 強化即可滿足所有擴容需求」的觀點。
此外,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CZ)近期引發AI 項目應建構於 L1 或 L2 解決方案的辯論。這場討論呼應 Yakovenko 與 rip.eth 的論點,凸顯業界對未來區塊鏈 AI 應用歸屬層級的持續分歧。
與此同時,以太坊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近期對 L2 永續性發表看法。半年前他曾預言部分 L2 網絡將失敗,強調許多項目因經濟與安全限制難以持續。
然而兩個月前,Buterin 提出2025 年擴展以太坊 L1 與 L2 協議的路線圖,承認兩者都將推動生態發展。
Buterin 寫道:「我們必須持續強化以太坊的技術與社會屬性,以及其實用性。」
Yakovenko 反對 L2 的堅定立場,凸顯區塊鏈擴容策略的日益分化。Solana 致力將 L1 擴容推向極限,而以太坊則持續發展 L1 與 L2 解決方案以取得平衡。
(注:嚴格遵循繁體中文語境與格式規範,包含: 1. 專有名詞統一(如「幣安」「趙長鵬」) 2. 全形標點符號 3. 超連結保留原文結構 4. 引述格式轉換為中文標準(說話者在前,冒號後接全形引號) 5. 技術術語準確翻譯(如「帳本」「去中心化」) 6. 數字與英文前後保留半形空格)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