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Story Protocol 改写知识产权经济

author avatar

作者
Shota Oba

02日 十一月 2025年 18:43 PST
值得信赖
  • Muttoni 预计创意粉丝参与驱动加密IP普及 非公链扩容
  • Story链上可编程版税秒级结算
  • 通证化IP需法律AI金融协同

知识产权(IP)正悄然成为区块链最具落地性的前沿之一——不是以数字艺术的面貌出现,而是作为可编程的基础设施,连接 AI、游戏与创作权利。BeInCrypto 采访了 Story 总裁兼首席产品官 Andrea Muttoni。Story 是一个链上 IP 平台,正在为全球许可与版税自动化搭建基础设施。

在本次对话中,Muttoni 解释了为何普及可能以“文化时刻”而非技术里程碑的方式到来,$IP 代币如何将价值与创作活动对齐,以及“法律互操作性”对未来 10 年数字权利意味着什么。

Story协议推出可编程IP架构 Web3知识产权基础设施进展

Story Network 背后的团队 Story Protocol 已于 2025 年 2 月上线,目标是成为“互联网的 IP 层”。

在 a16z 领投下,团队于 2023 年融资 5,400 万美元,2024 年再获 8,000 万美元,并推出一条为该场景量身打造的 Layer 1 公链。它支持 IP 资产(代币化作品)、可编程 IP 许可(PIL)以及用于实时链上收入分配的版税模块。

“我们打造 Story,是为了让知识产权在不同媒介间实现可编程化,”Muttoni 表示。“无论是 AI 生成的数据、虚拟资产,还是影视 IP,创作者都应当有一种透明的方式来许可并变现他们的作品。”

支持者认为,这一架构为透明溯源与可组合式许可奠定了基础。也有人质疑,在缺乏法律认可的情况下,智能合约许可能否在法庭上站得住脚。

主标题:链上IP赛道迎来拐点 副标题:NFT版税与品牌授权推动增长

全球创意资产规模超过 80 万亿美元,链上 IP 正在崛起为连接创作者、企业与 AI 平台的市场层。Story 目前已汇聚 200 多个团队,并在娱乐、游戏与数据应用等领域记录了超过 2,000 万条 IP 注册。

IP 资产代币化的优势 | SoluLab

“链上 IP 不会只有某个单一拐点,因为知识产权本身在不断演进,”Muttoni 表示。“我们让 Story 与之并行演进——打通 AI、游戏与好莱坞等生态——让创作者可以直接追踪并许可作品。”

“真正的拐点未必来自冰冷的数据,而可能是一场文化时刻——比如用 BTS 的二创美术做成游戏,并通过 Story 实现自动化收益分成。”他补充称:“当数百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使用链上 IP,而不是把它当作 Web3 时,转变就已经发生了。”

这一观点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 2024 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一致。报告指出,全球 IP 产能仍高度集中在不到 10 个经济体中;数字 IP 市场至今更多依赖制度性整合,而非技术性整合。代币化 IP 的拐点,可能同样取决于政策协调与产品普及的同步推进。

主标题:Story 协议上线版税结算通道 副标题:支持 Web3 创作者链上版税结算

传统的版税体系(如 ASCAP)往往通过多层中介按季度向创作者付款。Story 的目标是让这一流程现代化。

“如今,版税需要穿过不透明的中介层级,要几个月才能到创作者手中,”他说。“在 Story 上,可编程版税以秒级结算,而非数月——并可在全球范围内无摩擦流转。这对独立艺术家和新兴市场具有变革意义。”

但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 年《Fintech Note》所警示的,即时的代币化结算若缺乏相应的监管与流动性缓冲,可能放大系统性风险。即时支付的确强大,但若没有安全阀,速度可能跑在监管前面。Story 的长期成功,或许有赖于与受监管的金融清算通道深度对接。

主标题:Web3 IP 经济与代币激励整合 副标题:NFT 授权与创作者经济协同

“当前的 IP 体系已经失灵,”Muttoni 表示。“创作者与企业正与 AI 公司对抗,但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技术原生的框架,使 IP 能够在大规模下自由授权并得到保护。Story 提供的是可供权利机构接入的底层‘轨道’,而不是与它们竞争。”

AI 开发者与权利人之间的法律战,暴露出一个结构性缺口: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保护创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世界经济论坛在 2025 年代币化报告中指出,此类市场呈“非线性、分阶段”演进。采用通常始于许可制、受监管的环境,而非开放网络。因此,Story 所谓“法律层面的互操作性”,很可能需要分阶段落地,并与数据隐私及不同法域的合规规范保持一致。

加密平台简化流程提升创作者留存 链上内容生态优化用户体验

“许可与权利管理长期以来只属于那些配备律师团队的工作室,”Muttoni 说。“通过我们的 IP 门户,任何人都能在几分钟内把 IP 登记上链——无需律师、无需中介、零平台费用。我们的目标是让授权变得直观易用,而非陷入官僚流程。”

不过,美国专利商标局与美国版权局 2024 年致国会报告强调,区块链上的转移并不会改变知识产权法律。版权与商标的转让仍需书面并签署的协议。在智能合约的可执行性被法律明确之前,Story 的链上许可更像是元数据层,而非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

主标题:Story 代币治理与反身性解析 副标题:区块链项目治理模型解析

“自反性在加密市场很正常,”Muttoni 表示。“但在 Story 上登记的 IP 绑定的是现实世界的使用场景。$IP 代币赋能许可、质押与治理——它是与创作活动相连的生产型资产,而非纯粹的投机标的。”

CFA 协会 2024 年的分析报告给出了更审慎的观点:代币化或将开启新的资产类别,但也面临估值不透明和托管风险。报告称,机构投资者会把 IP 代币视为基础设施的演进,而非投机工具——这一态度可能会为 Story 的 $IP 代币热度降温。

主标题:链上数据成加密市场信号 副标题:链上指标辅助比特币以太坊交易

随着 AI 对权利已清的数据需求不断上升,衡量 IP 价值的指标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许可规模、版税累积以及溯源流转速度。

“未来最有价值的部分 IP,将是用于 AI 训练的已获许可资产,”Muttoni 表示。“AI 的瓶颈不在算力,而在权利已清的数据。Story 上的 Poseidon 项目允许任何人将现实世界数据作为 IP 对外许可,在数据提供方、AI 开发者与用户之间创造可度量的价值。”

这与 Grayscale(灰度)产品与研究负责人 Rayhaneh Sharif-Askary 的表述相呼应。她将 Story 描述为“把区块链的协作机制与 AI 模型训练连接起来”。她指出,Poseidon 的模式可以把日常人类活动转化为面向机器学习的代币化、权利已清数据。上述言论显示,可编程 IP 有望在同一基础设施下联通创作者经济与 AI 开发。

IP 与 AI 的交汇凸显了更广泛的政策争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4 年报告指出,当法律、科研与商业同步演进时,创新才能繁荣。Story 的长期成败,或许不在于代币机制本身,而在于全球 IP 治理能否跟上技术步伐。

主标题:比特币以太坊市场结论 副标题:关键要点与后市展望

可编程 IP 正在从概念走向基础设施。Story 通过自动化、治理与互操作性的组合,站在文化与代码的交汇点。然则,来自 WIPO、IMF、WEF、CFA 以及美国版权局的报告均强调,进展将是循序渐进、以合规为导向。若进展顺利,Story 可能重塑创作权益在全球经济中的流转方式;反之,它或将继续作为原型,等待监管与之对齐。

文章免责声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請注意,我們的《服務條款與細則》、《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