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緊張局勢升級引發市場波動,投資者的擔憂日益加劇。然而,一位分析師指出,這些不確定性可能成為比特幣(BTC)價值增長的催化劑。
這一觀點出現之際,比特幣正努力獲得動力,傳統和加密貨幣市場均顯示出廣泛的損失跡象。
貿易戰能否成為比特幣的突破契機?五大因素推動價值增長
在社交媒體平台 X(前稱 Twitter)上,Bitcoin Libre 的分析師兼 CEO Ben Sigman 發表了一篇詳細分析,指出關稅驅動的衝突可能引發比特幣價值上升的五個因素。
他的第一個觀點圍繞著美元的潛在走勢。他認為,貿易戰會強化美元,但隨後的崩潰會逆轉這一情況。
Sigman 建議,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可能會尋求固定供應的資產,如比特幣,將其定位為對抗金融不穩定的保障。
接下來,他指出比特幣作為對抗通脹的潛力。關稅經常擾亂全球供應鏈,增加商品成本並抑制經濟增長。作為回應,包括聯邦儲備在內的中央銀行可能會降低利率,從而貶值國家貨幣。
Sigman 認為,比特幣的稀缺性和全球可及性使其在這種情況下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對沖工具。
第三,Sigman 強調去美元化的加速趨勢。他解釋說,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現在有56%的貿易結算使用人民幣,正越來越多地尋求美元的替代方案。
根據他的說法,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聯盟也將開發替代金融系統。然而,這一轉變並非沒有風險,可能導致資本外流。
他聲稱:「比特幣在一個分裂的世界中作為中立的全球選擇而蓬勃發展。」
第四,Sigman 預測市場恐慌。他估計,一個關稅週期可能會抹去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壓平債券殖利率,並使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的吸引力下降。
在這樣的環境中,比特幣的波動性可能吸引尋求高風險、高回報機會的投資者,可能會推動大量資金流入。
最後,西格曼認為貿易戰可能暴露全球機構的系統性脆弱性。關稅可能引發債務違約並削弱對法幣系統的信任,促使投資者轉向比特幣。
他總結道:「比特幣就是為此而生——無需許可、無國界、無銀行。」
然而,並非所有分析師都與西格曼一樣樂觀。另一位知名評論員弗雷德·克魯格最近概述了九項預測,涉及未來一年內可能對中國徵收超過100%的關稅。他預測此舉可能導致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如Solana(SOL)的顯著下跌。
克魯格寫道:「一切都會一起下跌。某個時候這會結束。什麼時候?特朗普不幸的是瘋狂且被誤導。」
當被問及比特幣是否會歸零時,他打趣地說,
「我會在 1 美元時全部買下。」
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由於對中國商品進一步徵收關稅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摩擦推動——比特幣在全球金融領域的角色仍受到密切關注。這一最大加密貨幣的長期表現仍有待觀察。

目前,市場顯得相當看跌。BeInCrypto 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天,比特幣下跌了 3.1%。在撰寫本文時,其交易價格為 76,914 美元。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 《隱私政策》 以及 《免責聲明》 已經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