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0 日,市场活动的剧烈波动在传统和数字市场中引发了震荡,暴露了主要中心化加密交易所的极限。
动荡始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100% 关税的瞬间。此政策的突然出台令全球投资者感到恐慌,导致抛售潮在几分钟内从股票市场蔓延至数字资产。
特朗普关税冲击暴露主要加密交易所漏洞在这一消息发布后,加密交易者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些人急于止损,而另一些人则争相“抄底”。
同时,订单激增导致包括币安(Binance)、Coinbase、Gemini、Kraken 和 Robinhood 在内的多家交易所超负荷运转。
因此,许多社交媒体用户报告称,交易引擎难以应对需求,导致仪表盘冻结、价格不匹配和交易失败。
然而,币安和 Coinbase 后来表示,这些中断是由极端用户活动引起的,而非安全漏洞。
尽管大多数平台在数小时内恢复了正常服务,但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中心化交易所能否在重大波动事件中快速扩展的讨论。
当中心化平台努力保持在线时,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则大多不受影响地运行。
Aave 创始人 Stani Kulechov 将此次市场崩盘描述为“DeFi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压力测试”。在此期间,该借贷平台在一小时内清算了约 1.8 亿美元的抵押品,且没有出现停机或交易错误。
Chainlink 的社区联络员 Zach Rynes 将这一表现归功于可靠的链上价格馈送,使得自动清算能够实时执行。
同样,顶级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 Hyperliquid在创纪录的流量下报告零延迟。其将此归功于 HyperBFT 共识系统,确保了吞吐量和偿付能力。
在以太坊上,Uniswap 处理了约 90 亿美元的日交易量——这一数字显著高于其常规水平——且未出现明显的减速现象。
与此同时,这种韧性也延续到了Solana 的生态系统,Kamino Finance 确认没有出现坏账,而该网络本身每秒处理高达 10,000 笔交易。
谈到这些 DeFi 协议的强劲表现,Morpho Labs 的首席执行官 Paul Frambot 表示,DeFi 的韧性突显了开放、可编程的金融基础设施为何可能最终超越传统中介机构。
Coinbase 的 Base 网络高管 Antonio Garcia Martinez 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补充道:
“金融基础设施能够以字面上的代码形式运行在由互不信任的陌生人拥有的机器上,管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技术奇迹之一。对于那些有眼光的人来说,到处都是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