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的法律团队驳斥了币安(Binance)创始人赵长鹏(CZ)提出的诽谤诉讼威胁,称她关于其认罪的推文准确反映了美国司法部(DOJ)的表述。
这场争议源于沃伦在 10 月 23 日发布的社交媒体帖文。此前,赵长鹏获总统特赦,引发了关于加密监管以及政治对数字资产市场影响的讨论再起。
加密诉讼辩护基于美国司法部措辞官方回函已于 2025 年 11 月 2 日发布。函中称,基于公开记录与合宪性保护,任何诉讼都将面临重大法律障碍。
沃伦的律师在致赵长鹏的回函中,明确引用了司法部 2023 年 11 月 21 日的新闻稿。司法部将这位前币安 CEO 的相关指控,界定为涉及“反洗钱”违规的“$40 亿和解”一部分。
CZ 已认罪,地点为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区法院(案号:CR23-179RAJ)。其罪名为故意未能维持有效的反洗钱合规计划,该行为依据《银行保密法》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函强调,沃伦的推文既准确,也受法律保护。她所称“CZ 对一项刑事洗钱指控认罪并被判入狱”,与联邦检方使用的措辞高度一致。
司法部将币安的违规行为描述为“反洗钱”,而《银行保密法》仍是美国处理此类违法行为的核心法律依据。
多位法律专家评论称,赵长鹏的主张过于狭隘。有律师指出,他所作的区分站不住脚。
“把未能维持反洗钱计划说成不是洗钱相关指控,这一直是最拙劣的技术性辩解,”表示 Max Schatzow,在一则帖子中。
回函还援引了涉及公众人物的诽谤案判例。依据“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与“马森诉纽约客案(Masson v. New Yorker)”,公众人物必须证明“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即被告明知虚假仍予发表,或对真伪表现出鲁莽漠视。
沃伦团队称,她的表述以官方文件与新闻稿为依据,不符合上述“实际恶意”的要件。
赦免与政治争议当前的争端源于 2025 年 10 月 22 日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对 CZ 的特赦。法律函还提到相关游说活动,以及币安与特朗普家族商业项目之间的据报业务往来。
美国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提出第 466 号参议院决议,旨在谴责这项特赦并强调反洗钱违规;该决议获得 14 名参议员联署。
赵长鹏(CZ)的相关刑事行为发生在 2017 年 8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被指将币安(Binance)的增长置于合规之上。公司承认曾经营无牌资金传输业务,并违反制裁规定。
这也导致了一起涉企业高管的最大规模刑事和解之一;在获特赦前,CZ 已被判入狱。
沃伦的回复凸显其在金融监管中的角色与对透明度的坚持。其法律团队引用了大量来自传统金融媒体(TradFi)的报道,这些媒体对 CZ 违法行为的表述与她的推文措辞一致。
该函进一步阐明民事处罚与刑事指控的区别,并指出 CZ 已明确承认其行为在美国法律下构成刑事犯罪。
该函还援引更广泛的监管框架。《银行保密法》(BSA)要求金融机构与加密交易所实施反洗钱计划。CZ 的疏失构成对 BSA 第 5318(h) 条与第 5322(b)-(e) 条及其他联邦法规的刑事违法。
加密行业诽谤指控门槛高一位法律界消息人士告诉 Eleanor Terrett,沃伦的抗辩可能会让诽谤诉讼难以推进。该人士强调,沃伦的表述与美国司法部(DOJ)的公开定性高度一致。
由于她的表述援引了政府措辞与法院记录,CZ 将很难证明其具有虚假性或恶意。
沃伦的律师还援引了宪法对参议员言论的保障。作为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成员及强力的金融监管倡导者,沃伦既有责任也有权力就重大执法行动对公众进行说明。她的推文与参议院决议,均与其立法职责相一致。
随着这场僵持持续,这一争端凸显了加密行业领军人物与政府监管者之间的持续紧张关系。
CZ 是否会推进诉讼尚不明朗,但其法律与政治后果都不容小觑。
这场争议同样凸显了总统特赦、企业责任,以及民选官员在行业内推动问责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