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区分人类与机器人的能力已成为互联网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World(前称 Worldcoin)正在开发 World ID,这是一种面向全球规模和隐私的“人类证明”协议。该网络已经拥有超过 1,600 万经过验证的人类用户。目前,超过 1,500 个 Orbs 在 23 个国家运行。在亚太地区,日本和新加坡的验证人数均已超过 10 万。韩国在 2025 年 4 月的短短三周内就突破了 1 万。
在此背景下,BeInCrypto 采访了 Tools for Humanity(TFH)的首席架构师兼首席信息安全官 Adrian。Adrian 曾在 Google 将 Android 从少数设备扩展到数十亿台,随后在 Atlassian 领导安全工作。在 TFH,他负责架构和安全,专注于在 World 扩展和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实现信任和隐私。
本文探讨了三个主题:为何“人类证明”在 AI 时代成为基础设施的必要性,WLD 和企业采用如何融入网络经济,以及为何亚洲既是增长引擎又是监管前线。
为什么选择现在 如果不这样会怎样为何 2020 年代中期是推出“人类证明”的关键时刻?机器人已经充斥社交媒体,维基百科在与 AI 抓取内容作斗争,Reddit 显示 AI 制作的评论胜过人类评论。与人类注意力相关的广告模式正在崩溃。没有 World,我们是否面临一个人类与 AI 无法区分的未来?如果是这样,PoP 必须扮演什么角色?
“创始团队看到了这些确切的现象。他们观察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也就是现在——AI 将变得更加强大。如果有任何低估,那就是他们低估了 AI 的能力。‘人类证明’将成为基础设施的关键。成功意味着触达数十亿人,提供准确、可靠、基于数学的‘人类证明’,而不依赖于对政府或企业的信任。”
里程碑与长期成功展望 2025、2027 和 2030 年,哪些关键绩效指标(KPI)——如已验证的 World ID 数量、集成平台数量或误报率——将决定成败?如果未达到目标,在哪个层面会导致 World 缩减规模?到 2030 年,什么结果能证明 World 已成为关键基础设施,或未能做到这一点?
在技术层面,TFH 指出匿名多方计算(AMPC)是其基础:Orb 验证用户的唯一性和 World ID 密钥,然后立即删除生物识别数据。加密的碎片分布在独立的各方(大学和第三方)之间,因此没有单一实体——包括 TFH——可以重建个人数据。这种架构旨在结合全球范围的准确性与隐私保护。
“我们对质量有很高的标准。我们希望 Orb 的人类证明成为最值得信赖、最可靠、最准确的是否为真人的代表。其他技术——基于指纹或面部识别,或依赖政府身份证件或社交网络或行为的技术——在大规模应用时并不如我们精确。”
他还强调团队的观点,即未来互联网“以目前的方式运作将无法继续”而需要全球范围的人类证明。
WLD 角色与企业采纳人们将 WLD 描述为增长驱动因素,但其波动性引发了担忧。最近,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Eightco Holdings 宣布计划向 WLD 投资 2.5 亿美元,并以 ORBS 为代码进行重塑。董事长 Dan Ives 称 World 为“AI 时代的默认认证标准”。这些是孤立的实验,还是更广泛采用的开始?发行 WLD 是否真的必要,还是稳定币或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在不让用户暴露于波动性的情况下创造类似的网络效应?
这一争论发生在市场活动激烈之际。Eightco 的股价在其财务举措后飙升超过 3000%。矿商 BitMine 也投资了 2000 万美元,分散其 200 万 $ETH 的持仓。同时,WLD 的市值在 2025 年 9 月达到35.8 亿美元。然而,随着流通供应量攀升至 20% 和每日解锁加速,价格却滞后。3700 万 WLD 流入交易所的创纪录资金流入突显了稀释和获利回吐的压力。
支持者认为 WLD 是分配所有权和为依赖方提供可持续费用模型所必需的;批评者则反驳称,波动性代币可能削弱信任,而到 2028 年及以后的解锁计划引入了稀释风险。这种推拉——代币化激励与价格稳定之间的博弈——现在正在塑造采用的争论。
“WLD 代币的创建是为了推动采用并维持网络运作。它激励人们加入,确保用户拥有所有权,并创建一个费用模型,使得整合人类证明的公司可以为服务付费。全球基础设施不应由某个公司或投资者群体独占。代币让参与者共享其中。对我来说,WLD 不是一种投资产品,而是让网络运作的机制。”
UBI 替代方案与人际连接人们最初将 World 与 UBI 联系在一起。正如 Alex Blania 和 Sam Altman 所写,World ID 可以分发 UBI。那么,World 的长期愿景是否仍与 UBI 相关,还是现在更关注在 AI 重塑经济的背景下实现资源公平共享?在一个自动化削减就业机会的世界中,一些年轻人甚至将 AI 视为朋友,World ID 能否帮助保护经济机会、人类身份和联系?
“UBI 曾是早期讨论的一部分,但目前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问题是公平性。机器人不断破坏系统——优惠券被耗尽、门票被黄牛抢购、餐厅超额预订、集体诉讼赔偿被盗。人类证明可以防止这些问题。即便是简单的事情——比如咖啡馆每天提供一杯免费咖啡——也只有在你能证明人是真实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些日常例子显示了人类证明的必要性。”
监管与亚洲前沿动态欧盟讨论了删除指令,香港和印尼则抵制启动计划。同时,在韩国的计划是部署 250 个 Orbs 来验证 100 万人,尽管许多人主要是为了奖励而加入。监管者是对手还是合作伙伴?亚洲仅仅是一个增长市场,还是推广和监管的真正前线?
官方更新显示亚太地区的势头。日本在 2024 年验证了超过 10 万人。新加坡在 2025 年初超过了 10 万人。韩国在 4 月的短短三周内就超过了 1 万人。合作伙伴包括 Hakuhodo、SARAH、Tokyo BEAST、YAY!、SuperWalk、Habyt、Sneaker Con 和 Razer。泰国现在 部署 World ID 以打击欺诈,因为 2024 年在线诈骗造成了 12 亿美元的损失。
TFH 表示,其方法是在每个市场直接与监管机构接触,并超越隐私和安全要求,而不仅仅是合规,将 AMPC 和设备上的托管作为有形的证明点。
“我们的增长战略是每年专注于一个地区。我在这里的第一年是 2024 年,当时我们的重点主要在拉丁美洲。我们在阿根廷迅速增长,例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约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已被验证。
我们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等南美国家持续扩展业务。到 2025 年,我们在拉丁美洲的业务继续增长,并在美国和英国启动,同时更加关注亚洲市场。我曾访问过我们在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运营点。我们与这些地区的政府保持互动。任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服务,最终都需要与各地区的监管机构进行接触。”
地缘政治与基础设施不平等运行自己的 L2 可以在费用和经济上提供自由,但也引发了中心化的担忧。十年后,运营是否可以被委托,以便世界成为真正的公共基础设施?随着民主国家和威权国家的分化,我们是否会看到基础设施的不平等——一些地区采用 World ID,而其他地区则强制执行国家运营的 PoPs,例如俄罗斯和中国?
“我们的目标是让一切都开放和去中心化。我们已经尽可能快速地实现了这一点。例如,我们为 Orb 提供了硬件规格,并开源了软件和协议。AMPC——用于匿名保护用户信息的机制——也已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审查它;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安全和隐私审查。这使得其他人可以技术上验证并同意这是一种他们可以信任并愿意使用的安全技术,作为单一的基础设施组件。
就像他们都使用互联网一样,即使不同公司构建了其中的部分——如华为或思科的路由器,但都在相同的标准下互操作。这就是我们的愿景:多个 Orb 制造商、多个钱包制造商、多个依赖方,所有这些都通过去中心化协议互操作。这是我们现在以及未来十年的目标和方向。”
应用与竞争分析除了身份验证之外,哪些用例是主要优先事项——支付、投票、广告、欺诈预防,还是委托的 AI 代理?对于 AI 代理的委托 World ID,如何防止滥用?关于 Humanity Protocol、Polygon ID 等,它们应该被视为竞争对手还是共享标准的潜在合作伙伴?
“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的观点是创建一个开放、去中心化的机制,以便身份公司可以互操作。这适用于人类项目的证明以及传统的身份系统,并开启了以前不可能的合作。在用例方面,我们真正关注的是规模——如何从 1600 万增长到 1 亿,再到 10 亿。
目前,我们已经有接近 1600 万人完成了验证。因此,这已经是试图构建在区块链技术和 Web3 上的最大项目之一。我们对游戏、在线约会和社交网络非常感兴趣,因为它们具有规模。同时,我们也确保协议能够适用于企业用例,考虑到个人和工作生活中的隐私期望。但目前,我们的重点是大规模的消费者用例。
总结与展望Adrian 在结束时强调了 World 的使命如何变得紧迫。曾经只是理论的身份验证,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因为人们每天都在面对机器人。对他来说,目标不是接受衰退,而是构建解决方案以保持数字未来的可信度。他的信息始终如一:人类身份验证必须扩展到数十亿人,保持隐私优先,并去中心化。亚太地区的采用正在扩大,泰国使用 World 对抗 AI 欺诈,Eightco 和 BitMine 等公司验证了其作用。然而,代币解锁、SEC 的审查和波动性表明其不可或缺性尚未得到保证。比特币和以太坊可能仍然是基准,但人类身份验证可能会作为新的信任层定义下一个周期。
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身份验证能否成熟为全球公共设施——如同电力或清洁水一样不可或缺——还是监管摩擦和代币经济学最终会限制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