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信任的

區塊鏈是什麼?一篇文章帶你搞懂原理和應用!

20 分鐘前
Shilpa Lama 撰寫
yi-ling chen 更新

你可能聽過「區塊鏈」這個詞,但它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各行各業都在談它?自從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2009年推出第一個區塊鏈應用——比特幣以來,這項技術就徹底改變了我們對金融、資料安全與數位交易的想像。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料儲存技術,讓資料可以在不透過第三方的情況下被驗證和交換。

這種技術不只存在於加密貨幣。現在,從醫療保健到供應鏈管理,甚至是藝術品驗證,區塊鏈都在發揮影響力。它最大的賣點就是:資訊透明、無法竄改、可追蹤。 本文探討了區塊鏈技術的基礎知識、它的工作原理、它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在各行各業的用例。以下是 2025 中需要了解的內容。

重點摘要
➤ 區塊鏈技術透過去中心化架構,提供一種安全且透明的方式來記錄與驗證交易,無需依賴第三方仲介。
➤ 區塊鏈應用遍及金融、醫療、房地產、供應鏈等多個產業,助力提升效率與資料可信度。
➤ 區塊鏈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可擴展性限制、能源消耗過高,以及全球監管政策尚未明朗。

什麼是區塊鏈?

what is blockchain infographic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位帳本,可在分散式網路中存儲數據。 它旨在保護資訊並防止篡改和未經授權的訪問。

鏈中的每個「區塊」(Block)都包含數據,這些數據經過驗證、加密並連結到前一個區塊,從而創建一個幾乎不可變的數據鏈。 這種方法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因為更改任何區塊都需要更改每個後續區塊,這在大多數情況下在計算上是不切實際的。

區塊鏈通常在多台計算機或節點上運行,並允許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共用資訊。

區塊鏈以其在支援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方面的作用而聞名,但它們的使用遠遠超出了數位貨幣。

它們提供了一種透明、安全和去中心化的記錄交易或數據的方法,這使得它們適用於各個行業,例如金融、供應鏈、醫療保健和治理。

「區塊鏈只做一件事:它用數學證明來證明某事發生了,取代了第三方信任。」

– Adam Draper,Boost VC 聯合創始人

瞭解基礎知識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區別於傳統系統的基本原則。其中包括去中心化、透明度、使用分散式帳本等。

什麼是分類賬?

分類賬是用於跟蹤交易和擁有權的記錄保存系統。從歷史上看,分類帳是由中央機構(如銀行)維護的實體帳簿或數字記錄。

然而,區塊鏈使用去中心化帳本,其中交易分佈在多個節點上,從而減少了對仲介的需求並增加了信任。

傳統帳本與數字帳本

傳統帳本依賴於銀行或公司等中心化機構來維護和驗證交易記錄。

數字帳本,尤其是區塊鏈,在計算機網路中分配記錄保存。這使得篡改數據變得更加困難,並消除了單點故障,從而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帳本在記錄保存中的作用

帳本,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數位的,都用於記錄資產、資訊或金融交易的流動。

區塊鏈技術通過為每筆交易創建不可變且透明的記錄來改進這一點。數據一旦添加,就無法更改,這確保了記錄保存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去中心化:核心概念

去中心化意味著在整個網路中分配控制和決策,而不是依賴單個中央機構。

在區塊鏈中,去中心化可以防止任何單個實體控制整個網路。 這種權力分配對於確保網路安全和防止縱或損壞至關重要。

集中式系統與分散式系統

以下是去中心化系統與集中式系統相比如何。

特徵集中式系統去中心化系統
控制單個實體或組織控制系統。控制權分佈在多個節點上。
單點故障是的,如果中央實體遭到入侵,則容易失敗。不會,即使某些節點發生故障,網路仍可正常工作。
安全如果中央機構遭到入侵,則容易受到攻擊。由於控制和加密的分佈,安全性更高。
透明度透明度有限,由中央機構控制。透明度高,因為所有參與者都可以驗證數據。
可擴展性由於集中控制,通常更容易擴展。由於共識機制的原因,可擴充性可能具有挑戰性。
速度通常更快,因為決策是集中做出的。由於需要多個節點之間達成共識,因此可能會更慢。
信任需要對單個中央機構的信任。信任分佈在網路中;不需要單點信任。
成本可能會因中介機構而產生更高的成本。可以通過消除對中介機構的需求來降低成本。
達觀韌性較差;中央實體的失敗或妥協會破壞系統。高彈性;分散式特性可防止單點故障。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好處

去中心化確保不存在單一的控制點,從而降低了腐敗和審查的風險。它還提高了透明度,因為所有參與者都可以驗證網路的完整性。

此外,去中心化提高了系統的彈性,因為即使某些節點遭到入侵,網路也可以繼續運行。

哈希和加密

哈希涉及使用數學函數將輸入數據轉換為固定長度的字串,稱為哈希。 區塊鏈使用哈希來保護每個區塊中的數據。

區塊數據的任何微小變化都會導致完全不同的哈希值,從而使任何數據篡改都很容易被檢測到。

安全和隱私加密

區塊鏈依靠加密技術來保護使用者身份並確保交易的完整性。公鑰加密允許使用者使用他們的私鑰簽署交易,因此只有授權的參與者才能修改數據。

不變性和透明度

不變性是指數據一旦被添加到區塊鏈中就無法更改或刪除。此功能增強了信任,因為所有參與者都知道數據是永久的。

區塊鏈還提供透明度,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和驗證整個交易歷史記錄,從而建立問責制。

開放交易歷史記錄

區塊鏈網路提供了一個開放且可審計的帳本。 任何參與者都可以查看整個交易歷史,從而提高了信任度和透明度。

這種程度的開放性在問責制和驗證至關重要的行業(例如供應鏈或投票系統)中特別有用。

共識機制

共識機制是確保區塊鏈網路中的所有節點都同意交易有效性的協定。它們允許去中心化網路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運行,從而確保整個系統的一致性和信任。

工作量證明 (PoW) 和權益證明 (PoS) 是兩種最流行和最常用的共識機制。

  • 工作量證明 (PoW):工作量證明要求參與者解決複雜的數學難題以驗證交易並添加新區塊。這個過程稱為挖礦,會消耗大量的計算能力。PoW 是安全的,但能源密集度很高,因此對於大規模應用程式的效率較低。
  • 權益證明 (PoS): 權益證明允許驗證者根據他們持有的加密貨幣數量創建新區塊。驗證者不是競爭解決難題,而是隨機選擇,從而降低能耗並提高效率。PoS 為 PoW 提供了一種更可持續的替代方案。

想瞭解更多關於 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之間的區別嗎? 在此處查看我們的綜合比較。

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許多主要區塊鏈網路都使用 PoW。 與此同時,最初依賴 PoW 的以太坊在 2022 年通過以太坊合併過渡到 PoS。此次轉型顯著提高了其能源效率和可擴展性。

其他共識機制

雖然 PoW 和 PoS 是最受歡迎的共識機制之一,但其他幾種替代方案也越來越受歡迎。他們之中有一些是:

  • 委託權益證明 (DPoS): 它使用投票系統,參與者選擇一小群受信任的驗證者來確認交易,從而提高可擴充性。
  • 實用 拜占庭容錯 (PBFT): 此機制依賴於參與者通過投票過程達成共識,以確保容錯性和效率。它通常用於私有區塊鏈和聯盟鏈。
  • 權威證明 (PoA): PoA 僅向少數授權節點授予交易驗證許可權。對於在參與者之間建立信任的專用網路,這是一個合適的選項。
  • 燃燒證明 (PoB): 驗證者 「銷毀」 或銷毀加密貨幣以表明承諾並獲得挖掘或驗證交易的權利。

區塊鏈如何運作?

顧名思義,區塊鏈由存儲數據的區塊組成。每個區塊包括:

  • 交易數據: 這可能包括從財務交易到供應鏈中的商品記錄。
  • 散 列: 由加密演算法基於數據塊內數據生成的唯一字串。
  • 上一個區塊哈希: 這會將每個區塊與之前的區塊聯繫起來,並形成一個鏈,維護所有數據的時間順序。
  • 時間戳: 創建區塊並將其添加到區塊鏈的確切時間。

這些區塊通過加密技術連結在一起,這使得它們是不可變的。一旦數據被添加到區塊鏈中,如果不更改每個後續區塊就無法更改它,這將需要巨大的計算能力。

例如,如果惡意行為者試圖更改區塊中的任何數據,則該區塊的哈希值將發生變化。由於每個區塊都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因此此修改將破壞鏈,並且整個網路都會收到有關攻擊的警報。

區塊鏈生態系統包括幾個關鍵元件,它們協同工作以維護網路:

  • 節點:這些是負責驗證和確認交易的參與者。它們存儲分散式帳本的副本,並確保整個網路的一致性。
  • 礦工:在工作量證明系統中,礦工通過解決加密難題來驗證交易並創建新區塊。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加密貨幣的獎勵。
  • 利益相關者:這些參與者在網路內持有代幣或加密貨幣。它們可以通過驗證交易和保護網路,在治理中發揮作用,尤其是在權益證明系統中。
  • 開發人員:他們設計和維護區塊鏈基礎設施。開發人員負責編寫為網路提供支持的代碼,並實現智慧合約和協定等功能。

這些元件協同工作,以維護區塊鏈網路的去中心化、安全和透明性。

區塊鏈的類型

區塊鏈網路可以根據其管理訪問、治理和數據透明度的方式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區塊鏈提供不同級別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效率,每種都適合特定的用例和行業需求。以下是四種主要類型的區塊鏈,每一種都有獨特的特性和應用。

1. 公共區塊鏈

公共區塊鏈對任何希望參與的人開放。這些區塊鏈,例如比特幣,提供透明度和去中心化,但通常需要更多資源來維護其安全性。

任何人都可以驗證交易並創建新區塊,這使得這些網路非常安全,但速度較慢。

2. 私有區塊鏈

私有區塊鏈將訪問許可權限制為一組選定的參與者。組織控制這些網路,這使得它們對於特定的企業使用案例更加高效。

私有區塊鏈允許更高的交易輸送量和更低的成本,但犧牲了去中心化和透明度。

3. 聯盟鏈

聯盟鏈由一組組織而不是單個實體管理。這些網路在公共和私有區塊鏈之間提供了平衡——它們提供私有網路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同時保持了一些去中心化。

此模型特別適用於銀行等行業,在這些行業中,多個實體必須協作處理事務。

4. 混合區塊鏈

混合區塊鏈結合了公共區塊鏈和私有區塊鏈的元素。 區塊鏈的某些部分是開放的,可供公眾訪問,而其他部分則僅限於選定的參與者群體。

這種結構使組織能夠控制敏感數據,同時仍能從公共區塊鏈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中受益。

混合區塊鏈在數據隱私至關重要但某些作必須保持透明的行業中特別有用,例如房地產或監管合規。

區塊鏈應用

which industries use blockchain?

「區塊鏈不會讓計程車司機失業,而會讓 Uber 失業,讓計程車司機直接與客戶合作。」

–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醫療

區塊鏈等分散式帳本技術 (DLT) 可以安全地存儲醫療記錄,確保數據完整性和隱私性。患者可以控制對其健康數據的訪問,並與醫療保健供應商共用這些數據,而不會有被篡改或未經授權訪問的風險。

區塊鏈還可以提高不同機構之間醫療記錄的互作性。

範例說明MediBloc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醫療保健平臺,允許患者安全地管理和共用他們的醫療記錄,從而提高不同醫療保健提供者之間的數據互作性。

供應鏈管理

區塊鏈技術能夠在整個供應鏈過程中提供透明度,通過跟蹤從生產到交付的每一個階段,確保產品資訊的真實性。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還能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實時獲得關於貨物來源、品質和處理過程的準確資訊,從而增強信任並提高效率。

示例:沃爾瑪使用 IBM 的 Food Trust 區塊鏈 來跟蹤食品的來源,確保更快地識別污染源並提高食品安全。

政府系統

政府可以使用區塊鏈來簡化數位身份驗證、徵稅和投票系統等服務。

區塊鏈技術提供透明度,確保問責制,並降低欺詐風險,尤其是在投票系統中,篡改結果可能會破壞對選舉的信任。

示例:愛沙尼亞實施了基於區塊鏈的電子政務系統,以保護公民的健康記錄、法律檔和投票流程。

金融服務

區塊鏈通過實現更快、更安全和更低成本的交易,正在改變金融服務行業。例如,基於區塊鏈構建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在沒有仲介的情況下進行借貸和交易。

示例領先的DeFi平臺Aave使用戶能夠直接借入加密貨幣,而無需通過傳統銀行。

房地產

區塊鏈通過安全記錄契約、擁有權和合同來簡化財產擁有權的轉讓,從而極大地使房地產行業受益。

區塊鏈消除了對公證人和律師等中介機構的需求,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並加快了流程。 此外,其防篡改特性有助於防止產權糾紛,確保更透明和高效的產權交易。

示例Propy 是一個房地產區塊鏈平臺,可促進房地產交易,包括通過智能合約出售房產,從而減少文書工作和延誤。

農業

區塊鏈系統可以跟蹤農產品從農場到消費者的旅程,以確保食品安全和真實性。同時,農民可以證明他們的產品是有機或公平貿易認證的,這通常會增加消費者的信任並實現更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示例AgriDigital 使用區塊鏈來跟蹤穀物交易,確保農民、買家和物流供應商之間的透明度。

保險

保險公司可以使用區塊鏈網路上的智慧合約自動處理索賠。一旦滿足預定義的條件,就可以自動支付索賠。這種設置減少了欺詐和管理成本。

示例:Etherisc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平臺,可自動執行旅行保險索賠,在航班延誤發生時無需人工驗證即可支付索賠。

媒體

區塊鏈為內容建立者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的方法,可以在保持擁有權的同時分發他們的作品。智能合約可以自動支付版稅,以確保創作者獲得公平的報酬。

區塊鏈系統還可以通過提供透明、不可變的智慧財產權擁有權記錄來幫助打擊盜版。

示例Audius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音樂流媒體平臺,允許藝術家直接通過區塊鏈技術賺取版稅。

網路安全

區塊鏈提供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通過更強的抵禦攻擊的能力來顯著增強網路安全。存儲在區塊鏈上的數據經過加密並分佈在多個節點上,這使得駭客難以訪問或篡改數據。

示例Cisco 將區塊鏈集成到其安全解決方案中,使用它來驗證設備和網路的完整性,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並確保數據安全。

教育

區塊鏈提供了一種安全且可驗證的方法來存儲學術記錄,包括學位、證書和成績單。教育機構可以使用區塊鏈來確保記錄的真實性,而學生則可以控制誰可以訪問他們的學術成就。

示例:麻省理工學院在區塊鏈上頒發數位文憑,使畢業生能夠輕鬆驗證和共用他們的證書。

物聯網 (IoT)

區塊鏈為IoT網路面臨的安全性和可擴充性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通過分散控制,區塊鏈可以降低網路攻擊的風險,確保設備可以安全地通信。 此外,區塊鏈可確保IoT設備收集的數據保持防篡改。

示例IOTA 使用分散式賬本來保護IoT設備之間的通信,從而在智慧城市和自治系統中實現更快、更安全的數據交換。

區塊鏈挑戰

儘管區塊鏈技術具有許多優勢,但它仍面臨一些挑戰,需要解決這些挑戰才能得到更廣泛的採用。這些挑戰包括可擴展性和能源消耗問題以及數據隱私問題。

  • 可擴展性: 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區塊鏈網路難以快速處理交易。 第 2 層擴展(例如閃電網路)和分片等解決方案旨在通過允許區塊鏈並行處理更多交易來解決這個問題。
  • 資料隱私: 雖然區塊鏈提供了透明度,但這可能與某些應用程式(例如醫療保健或金融交易)中的隱私需求相衝突。 零知識證明 (ZKP) 等解決方案允許使用者在不洩露敏感信息的情況下證明交易的有效性,但這些解決方案仍在開發中。
  • 能量消耗: 工作量證明網路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來驗證交易。這導致了高能耗,並引發了人們對區塊鏈技術對環境影響的擔憂。請注意, 權益證明和其他共識機制提供了更節能的替代方案。 下圖展示了兩種最常用的共識機制之間的明顯差異,以及以太坊從能源密集型 PoW 合併到明顯更環保的 PoS 的影響。
Blockchain energy consumption per year (2022): Digiconomist
區塊鏈每年的能源消耗量(2022年):D igiconomist

區塊鏈的未來

區塊鏈技術具有顛覆金融、醫療保健和供應鏈管理等行業的巨大潛力。然而,它仍然面臨重大挑戰,例如可擴展性問題和監管不確定性,所有這些都需要得到解決才能得到更廣泛的採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共識演算法、可擴展性和隱私方面的發展很可能會幫助區塊鏈克服這些障礙。隨著這些創新的成熟,區塊鏈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繼續擴大對各行各業的影響

常見問題解答

區塊鏈和比特幣有什麼區別?

區塊鏈安全嗎?它如何防止駭客攻擊?

區塊鏈可以用於加密貨幣以外的其他用途嗎?

什麼是智慧合約,它們如何運作?

免責聲明

根據信託計畫(Trust Project) 條款,本篇價格預測分析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視為金融或投資的具體建議。 BeInCrypto 致力於提供準確、公正的報告,但市場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在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請務必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 請注意,我們的 《服務條款與細則》《隱私政策》 以及

shilpa-lama.jpg
Shilpa 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自由加密貨幣和科技記者,對人工智慧及分散式帳本、加密貨幣等自由技術充滿熱情。 自 2017 年以來,她一直報導區塊鏈產業。在進入科技媒體之前,Shilpa 曾在巴林參與政府支持的金融科技項目,並在一家美國領先的非營利組織工作,該組織致力於支持開源軟體專案。 在她目前的角色中,她專注於將複雜的技術概念轉化為易讀且資訊豐富的內容,同時不扭曲或稀釋事實。閱讀 Shilpa 的新聞作品集請訪問 Muckrack。
閱讀完整簡介